巨C蔡徐坤=7.5亿点击量闭门自high的粉丝剧真的是存在即合理吗?

标签:
娱乐 |
虽然作品质量尴尬,但不可否认,粉丝剧在商业上依然是成功的。受众定位精准,营销角度得当,片方和平台方获得流量和关注,偶像获得曝光度和人气,粉丝倾情狂欢打call。即便这种追求即时利益的做法并不受到推崇,但在充满巨大潜力的粉丝经济之下,粉丝剧的成长空间似乎还在增长。
作者|千里东风
昨日,由“巨C”流量小生蔡徐坤主演的网剧《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后文简称《我才》)迎来收官。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54991828565b2a080991
从最直观的数据表现来看,上线23天,累积7.5亿点击量——对于一部小体量的校园轻喜剧而言,算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但同时,豆瓣评分4.3,其中超过半数为1星,评分呈现出L型——典型烂片的数据分布形态。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5499182832f1580551cf
口碑和流量两极分化严重,其实倒也算是意料之中。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54991828582f7376255c
《我才》在去年优酷秋集首次发布,但并没有作为单独的重点项目进行上台推介,只是出现在混剪视频中,可见当时并未收到平台方的太多重视。毕竟作为一部小体量的校园轻喜剧,再加上当时还无法与今日人气相提并论的主演蔡徐坤,平台方的这一操作也可以理解。
但不得不说这部剧的运气很好。
男主蔡徐坤的突然爆红,给这部剧带来了先天的流量红利和突出重围的机会。于是借着主演的热度,优酷选择在蔡徐坤C位出道后一周及时上线了这部作品。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5499183559fb80a8b6b3
作品开播前两天,片方举行了映前见面会,正在兴头上的ikun(蔡徐坤粉丝名称)纷纷到场,为自己爱豆走红后的首部作品打call;作品上线首日,片方又恰到好处地策划了事件营销,联手淘宝平台推出了“搜索#蔡徐坤#就会接到蔡徐坤打来的视频电话”的活动。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5499183614fbb58f9ba2
无疑,因为男主突然走红,这部剧的属性已经从一部单纯的影视作品,转变成了粉丝狂欢的聚集地。
作为一部粉丝剧,“爱豆演戏,粉丝买单”是最简单的道理。
蔡徐坤的700万ikun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对外展现爱豆热度的机会。买会员、刷话题、刷弹幕、注册账号、写评论、控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操作,一切都是为了数据服务,粉丝享受这份投入和奉献,片方和平台方自然更是乐见其成。
与持续高涨的热度相对的,关于作品本身却似乎并没有人关心。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5499182934371e11dcf7
关于剧集质量,剧研君在此不做过多解读,观众见仁见智。只能说,作为非二次元爱好者的剧研君似乎并非这部剧的目标群体,面对无厘头的剧情、中二的台词、粗糙的服化置景着实尴尬了许久。
但是作为一部粉丝剧,作品本身如何似乎并没有人关心。
毕竟几乎所有的互动平台都被粉丝闭眼吹的尴尬洗白占据,而除了粉丝之外,普通观众几乎不会去关注这类作品,因此,粉丝剧更像是闭门自high一样的存在。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5499183428df9458f600
《我才》的出现和播出效果并不是国产影视市场的个例,去年湖南卫视暑期档播出的TFBOYS的《我们的少年时代》也是同样类型的作品。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549918444241d61f4509
三位唱跳组合出身的爱豆演技尴尬,整部作品剧情粗糙,很难获得除了粉丝外的普通观众认可,被评为“除了青春一无是处”。但即便是这样,依然能有平均1.2左右的收视率和收官突破50亿的网络点击量,以及在不计其数的各种话题榜单霸榜。
追溯到更早的时候,还有唐嫣正当红时拍摄的《X女特工》,模仿美剧《尼基塔》的人设,实质却是雷人抗日剧;吴奇隆翻红后的《向着炮火前进》和《新白发魔女传》,前者梳着纹丝不乱的油头,穿着皮衣,骑着机车抗战,后者干脆放弃了剧情,只保留了男主耍帅杰克苏。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254991834805a0da38743
整体而言,这类作品的共同属性都是:剧情雷人、制作粗燥、主角光环、热度和口碑两极化,是国产剧中十分特殊的类型,也可以说是一种盲目蹭热度、杀鸡取卵的畸形存在。
虽然作品质量尴尬,但不可否认,粉丝剧在商业上依然是成功的。受众定位精准,营销角度得当,片方和平台方获得流量和关注,偶像获得曝光度和人气,粉丝倾情狂欢打call。即便这种追求即时利益的做法并不受到推崇,但在充满巨大潜力的粉丝经济之下,粉丝剧的成长空间似乎还在增长。
今年《偶像练习生》在话题度和商业上的成功,已经让中国市场看到了粉丝经济的巨大潜力。在蔡徐坤一举冲破了传统的四大流量+三小只的格局时,可以说,国内的新流量时代已经带来,国内的粉丝经济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目测粉丝剧仍然在未来有着更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