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中师生互动研究结题报告

(2014-04-11 10:13:06)
分类: 13年小课题资料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中师生互动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的提出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积淀在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之中,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也被深深烙上传统文化的印记,主要体现在:重教师不重学生的主观性;重传授不重能力的强制性;重不重的浅层次性。旧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创造性,缺乏可持续自我发展的能力,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信息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通过大量的课堂实践和案例研究,改变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单一、肤浅、低效的现状;提高我校中年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使互动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2、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对其他班级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表现的观察,了解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中存在哪些较明显的问题,并就其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案例研究,研究什么问题适合于师生互动,研究什么样的形式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研究如何控制师生互动的有效时间,研究如何处理师生间互动和学生间互动的协调等。

3、通过研究使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使教师“愿教、乐教、会教、善教”,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创建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展现个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吸收者。使学生具备敢想、敢说、敢问、敢创新的精神,激发学生创造性发展的素质。

2.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师只是一种职业的称呼而已,他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3.教材功能的转变: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材除了文字教材之外,还包括音像教材等,教师要从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让学生在大容量教材中各取所需,并形成能力。

  课题研究的方法

1.对比研究法:就一个研究内容,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平行班中进行对比,然后检查各自的教学效果。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在广大学生中总结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的优越性。

3.教学实践法:通过各级各类公开课、交流课逐级反馈,及时调整,逐步完善。

 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134月——20136月)

成立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制定课题方案和实施计划。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20137月——20143月)

课题研究的实施分三个阶段。

1.课题实验的起步、探索。(20137月——20139月)

1)学习相关理论,转变本组成员意识,提高认识,努力形成"学习认识-实践"的格局。

2)适时召开课题指导小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实验建议。

2.课题实验的提高、完善。(201310月——201312月)

积累经验,写出有关论文和报告,就成功与不足之处写好自评。

3.课题实验的后期深入。(2014年元月——20143)

1)结合研究活动,讨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收获,约请校领导针对研究情况进行指导,以答疑难、指问题为主。

2)结合课题,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师生互动的问卷调查并做好分析。

4)收集好研究资料,配合课题做好阶段总结。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20144)

根据研究内容,收集、整理、归类材料,综合研究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课题的研究成果

1.增强了教师的民主意识和学生的参与意识。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和教师共同学习,师生关系从上下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了乐学的情境。

2.教育教学的观念转变了: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3.教师角色转变了: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讲演者,还是和学生一起学习的示范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

4.培养了一支具有现代科研能力、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不断增强,教学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