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九晚报》2025年02月24日发《疏离》

(2025-02-27 10:40:26)

疏离

/履坎

文章链接:https://epaper.sqrb.com.cn/jjwb/pc/con/202502/24/content_92309.html

《京九晚报》2025年02月24日发《疏离》

文章写得不顺时,我就搁下笔,到厨房沏一杯咖啡,有时是雀巢,有时卡布奇诺,丝般柔滑,浓稠至极,微的苦酝酿着最抵死的缠绵。用它来化解不顺畅的感觉。边喝边想。自己从初中开始写日记,还因此备受语文老师喜欢,居然还有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的时候。是物质上的原因?又不是,案头的新书换了一拨又一拨,每一支笔用起来都趁手,电脑是新换的。这还不行,只能从自身找原因了。时下有不少人,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在不能达到理想境界时,也常常追问。

小雪后,北风凄紧,明显地阳气敛约,阴气滋长。这样的节气,我更不敢午睡了。如果午睡下无人唤醒,我起来的时候,一定是夕阳斜晖难以系揽了。窗帘在北风中飘动,或者风中带雨带雪,心中就好一阵寒意,顿时荒凉,岁月好像到了尽头。这种情绪一直到晚间都无法调整过来,尤其是霜风无歇,一直跟进,只能助长这种惆怅愈发深入。我只能在第二天早起跑步时,多跑它一会儿,在运动中的热度下,郁结如冰雪缓缓化开。  

江河急冲冲地流涌、冲刷、漩洄甚至泛滥,似乎就是每一条江河给予我们的印象。尤其是涨春水时,江河两岸都在震动,可以听到它奔腾中的咆哮。对于平静的意义,也是这几年才成为我欣赏的重点。在走过的乡村,与流动的江河相反的是几汪深潭,豪雨时不涨,干旱时不枯,大抵在一个水平上。深潭四周长满了杂草、藤萝,同潭水的颜色一样,也是绿汪汪的,使盛开的细碎白花格外的醒眼。蛐蛐在草丛中鸣唱,秋日将尽,已经有些凉意,使鸣叫声带着急促,由此更烘托出深潭的清幽和素淡。 

大姨这些年也如同那水汪汪的深潭,没有一点脾性。她终日平和、欢喜,每日在家里读《圣经》,抄《圣经》,旁若无人。煮什么饭、炒什么菜,问味道如何,都说好吃。由于从不上街买东西,她对于物价概念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时买一袋水果去看她,大姨看看袋上的价格标签,会很吃惊地叫起来。

这些年大姨日益耳重,旁人言说,她大都听不见,除非有意面对。有一次我打电话过去,对她说:“我是春华(我乳名)呀”,大姨居然说:“春华在市里,没回来啊”。还好表哥在旁觉得不对劲,把话筒拿了过去。前几年大姨每周出门一次,去做礼拜,由约好的三轮车负责来回,患了脑梗死后,就完全呆在那座老楼里了,看窗外翠竹摇曳,绿树婆娑,还有日出日落。生活趋于简单,这是快乐之所在。

这个信息时代给予人无尽的信息,脑子已经应接不暇,只好借助电脑、手机等器物来储存。人在信息中发现了众多的伪信息、负信息,枉费精神,却难以排除它们给予的干扰。大姨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信息极简,她只是面对一个永生的方向。  

读埃乌热尼奥??安德拉德的诗,不忘这一句,“夏日,我的祖国弥漫着野桑椹的气味”。多好啊!可以想象这个国度是怎样地简朴、自然,充满果浆的甜美。忘忧的少年,在高大的桑树下,熟透了的桑椹,红中带紫,紫中带黑,“扑扑”地掉落,一枚果实由许多碎珍珠般的果粒组成,落地时迸溅,汁水溢出,染紫了树下一大片土地。少年攀爬,坐在树杈上享用,唇边是一圈新鲜的红紫。桑椹的味道是和田园、牧歌、古风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与简远、淳朴的风情礼仪同在。常常是一种味道就勾起一位上了年纪的人少年时光的回放,但是很快别的气味就急匆匆地过来冲散了。现在,我怀疑野桑椹气味的国度是一种象征,就像我们向往中的桃花源吧。  

下班后,不想马上回家,就漫无目的地向郊外走去,直到见到了一棵大树,我才在浓荫下停下来。没有人的郊外,莽苍苍的草蔓疯狂伸长,旺盛的枝叶,沁出生涩、辛苦的滋味。我慢慢地吸入,打开肺叶,嗅觉带起旧日时光的影像。我心绪开朗起来,这些野犷的草木,保存着与生俱来的品性。可是很不巧,有一次我在草窠里小跑了几回,花气暗熏衣,惊起蚂蚱、蜻蜓无数。回来后两臂痒得不行,过两天红成一小片如痱子上阵。真是痱子就好了,不是,它们渐渐发展成水泡,鼓出皮肤表面。我不时观察它们的变化,有些坐卧不宁,几乎没了要写点什么的冲动。我告诫自己不要太在意,最好忘记它们,或者不去想它。可就是做不到,过一会儿,我的注意力又转移到水泡上来了。我已经离祖先那种山野草木生活太远了,以至于和祖先无比亲近的草木,当我走进时,皮肤就轻易地过敏,痛楚。以后,是不是要疏离它们,像疏离祖先一样,只是在笔下做象征性的怀念?  

不过,在水泡结痂、退去之后,我又贪恋那片草莽的荒郊了,人在野性的草丛中奔跑,让草叶边缘的细齿频繁刮擦,真的有一种快感。(1774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