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门峡日报》2024年01月04日发《且珍重,待春风》

(2024-01-03 10:44:23)

且珍重,待春风

/羽涅

文章链接:https://szb.ismx.cn/smxrb/html/2024-01/03/content_802377.htm?div=-1

《三门峡日报》2024年01月04日发《且珍重,待春风》

冬天,朔风吹雪,冻住了一切。一个苏州女子和老公就在家里描字,字描完了,春天就来了。

女子是全贵妃,也就是苏州格格,老公是道光皇帝。他们描的字就一句话,“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划,每天描一笔,等描完九九八十一笔,窗外已被密密麻麻汉唐绣女的针脚儿,把个江山绣得姹紫嫣红了。

我不想细究《九九消寒图》的由来,也不必钦羡全贵妃、道光皇帝这对高富帅、白富美的爱情佳话,我心动的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那少一笔便失却几分春暖的情愫。每描一笔,定是有着一天比一天更靠近春天的喜悦呵,这种幽微的情趣,除了慢下来的冬里能捡拾分毫,顶风冒雪急急前行的仓猝,如何还能遇到?一笔一笔,把渴望坐实在牵挂里,坐实在梅梢,等心中的惊喜全都飞上枝头,推开窗棂,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那样一笔笔描来的春暖花开,多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啊!最是那淡淡的几许牵挂几缕担心,无言间已然超拔于红尘之上了,尤是在这霜风贬骨的寒冬,心头暖暖真就是如沐春风了。用意精深,下语平淡,历来是文字的极致,能把心头刹那的不舍和牵念不动声色地道出来,也真是用心良苦了。

冬寒漠漠,柳树脱光了叶子,庭下瑟瑟着枝条。还有谁会去惦念一棵柳树的冬天,哪怕是偶尔,哪怕是一点点,哪怕是一刹那的想起?这个冬天,你,冷不冷?一棵亭前柳,竟成了一个苏州女子的牵挂。珍重啊,我们一起等着春风的温暖。冬日,人心与万物惺惺相惜,温润、和美的默契,真是一种宽心宽肺的暖。

关山飞旅,寒柳兀立,背景挑染一抹雪,也许这境界,更能挑动人心底里悲怆凄迷那根弦儿。文学大家,都深谙这道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里的柳色凄苦;“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诗里的柳色怅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词里的柳色摧心折骨。当然,韩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句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的句子,都还算得上阳光,但在文学作品里,作为送别意象存在的柳树,终究没能跃过孤独这道围墙。

所以,突然有人惦念着,还是姑苏丽人,吐气如兰地说,在这个冬天里,要好好珍重,耐心地等待春林生发春风十里的日子,要知道,你不是孤单的,至少还有我,在默默地挂念着你。幸福都是比较出来的,和那些作友人送别的背景的柳树相比,和那些作恋人的灯泡的柳树相比,二百余年前的这棵柳树,实在是蛮幸运、蛮幸福、蛮温暖的。

冬日,人心与万物惺惺相惜,温润、和美的默契,真是一种宽心宽肺的暖。在这个尘世,能被人惦记着,当真是一件幸福的事,何况,还是一棵树,还是被一个风情万种的苏州格格惦记着!董桥有一篇《待春风》,说他给一个叫辛西娅的英国女子写了“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好让辛西娅消磨冬日难捱的时光。金发碧眼待春风,不是不可以,但总觉得有一点儿怪异,我以为他该写给苏小曼、杜十娘、柳如是之类的女子,那样才般配。

恰是一九二九不出手的日子,想起冯延巳的那首《浣溪沙》来:

春到青门柳色黄,

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

玉炉空袅寂寥香,

闺中红日奈何长。

奈何红日长?且珍重,待春风!(1292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