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兰州晚报》2023年11月5日发《雾锁童心》

(2023-11-06 13:36:12)

雾锁童心

/靳小倡

链接:http://lzwb.lzbs.com.cn/content/202311/05/content_210503334.html

《兰州晚报》2023年11月5日发《雾锁童心》

早上起来,看见大雾,远处的楼宇已被低矮寒冷的白气锁住。不觉静耳细听,钻探声,铁器的敲击声,渐次传来,狗吠、顽童的尖叫,也间或夹杂。耐心一点,还能听见“冰箱、彩电、废书废报纸拿来卖……”

什么都不要看,静静地坐着或是躺着,像被击中了一样,几十年前的生活场景活生生地被拽到了面前。

几十年了,城市确实在发展,然而,几十年了,若忽略这些外在的变迁,彼地与此地,又有什么分别?那些曾经的烟火岁月,在某种似是而非的场景里,一个都没耽误地跑来了,你甚至想一猛子扎进那些光阴,但那些光阴,只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的火花,让你潸然,再缄默。

雾天,在我的幼年是极为平常的,遥望上世纪90年代的大雾,总像赶趟似的,不分冬夏,不舍昼夜。碰上这样的天气,父亲就会早早地带我到路口边,等候同伴。同伴都是“撞”来的,有时撞上同班同学,喜出望外,有时等来的是不熟悉的高年级同学,父亲对她们有些不放心,宁愿错过;有时等得很久,等来等去,等来的竟是隔壁比我更小的小女孩。我和父亲都有些失望,早知道就早点走了,不至于在寒雾中受冻如此之久。

但不管怎样,等候的结果大多还是满意的。

在大雾里,一路和同伴闲话,或许是没有闲话,不然,为何我连说的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孩子的记忆又是如此透明,记得内心欢快和那些湿漉漉的风景,相映成趣。

很多年后,我在想,父亲把我送走以后,他去干嘛了呢?是回家睡个回笼觉呢?还是直接去上班?我总觉得时间还早,从家里到学校,要走上20分钟左右的路程。而同父亲在路口守候的光景,成为我一生频频相顾的美好。

记得又有一次大雾天,与同伴的女孩过大桥,也许是考虑到比我大两岁,她主动承担起说笑话的责任,讲了仙女漫步,讲了曾经的发洪水,其实她也只知道一些历史的残片,估计是从她父母那里听来的琐碎言语。在半信半疑中,我头一次觉得那桥竟然这么短,一会就走完了。

洪水来袭的那会,真有人在桥上划船吗?晚上,我向母亲求证当地洪水一事之真伪,竟引来一片滔滔不绝的历史追述。母亲对于灾难的描述有些生命之喜的色彩,因此对她口中的讲述不仅不觉得恐惧,反而会生出一种虔诚,一种感恩,劫难之后的感恩。

那夜,日光灯昏黄迷蒙,墙角的蜘蛛网熠熠闪光,小小的脑袋里,想象不来恐惧之殇。父母很快忽略了我,这个话题的发起者。他们的声音也渐渐变得温和、细密,像两只搭乘在蜘蛛网上的生物,温情地追忆着当年洪水带给他们的共同体验。

渐渐地,我也远离了他们的叙述中心,开始回味早上的那场大雾。雾,白茫茫地裹住我,又松垮垮地保持一种距离的神秘物体,雾里的两个人彼此相见,却不能看得太远,那洪水呢?除了没有让一身湿透外,是不是也如这般,把人裹紧,又疏离?再加一段稀奇古怪的记忆?

几十年后,城市大雾已不再多见,中午不到,它们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像小女孩手中熄灭的火花,万千的瞬间都在不经意间溜走了,而那一刻却停滞下来,蜕化为我对亲情的无尽留恋。(1177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