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年09月13日发《诗意盎然中秋夜》

诗意盎然中秋夜
文/靳小倡
链接: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22/epaper/d7804/d4b/202209/128096.html
不知不觉中,墙上的日历本变得越来越薄了,已经撕去大半本。猛然间发现,暑热正在消退,秋风翦翦,吹净遥碧,中秋佳节到了。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不过,在我看来,中秋的意义和韵味比其他三个节日要厚重浓郁得多,因为中秋节最富有诗的色彩、诗的风情、诗的意味。
中秋夜是开心的时刻。一轮银盘似的明月高高悬挂在浩瀚的苍穹,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而她的光辉却是那样的柔软宜人,不像太阳光那样刺得人睁不开眼睛,让人不敢仰望,更谈不上欣赏。对于月亮,对于被月光拥抱的大地万物,你可以尽情地观赏,尽情地感受,尽情地品味,尽情地享用。
中秋夜是思念的时刻。小的时候,每逢中秋佳节,母亲总是郑重其事地精心准备赏月时品尝的月饼和各式水果,吃过晚饭就把小茶几、小椅子搬到院子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谈天、品茗、尝月饼、吃水果。如今,我跟弟弟各自为着生活,常年在外地学习、工作,中秋夜一下子寂寞了许多。
中秋夜是伤感的时刻。面对浑圆明亮的月亮,人们总希望月亮永远那样浑圆明亮,然而“此事古难全”。怪不得自古有“年怕中秋月怕圆”的说法。到了中秋节,一年进入最美好最充实最宜人的节令,但也意味一年时光过去了一大半;月亮到了最圆最亮的时刻,也意味着又要逐渐变成月牙儿了。人们难免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现象中生出一丝伤感。
中秋夜是幻想的时刻。仰望月空,千百年来人们不知展开了多少的想象,生发了多少梦幻,创造了多少民间故事。嫦娥,你还想念人间的生活吗?吴刚,你把桂树伐断了吗?玉兔,你又捣成了什么灵丹妙药?人们祭拜月亮娘娘,请她保佑找到如意郎君,请她保佑家庭永远幸福美满。
无论是开心、思念,还是伤感、幻想,都是人们情感和情绪的体现,都蕴含着浓浓的诗意,这是一个诗意盎然的节日。因此,自古以来,以中秋、以明月为题材的诗词可谓汗牛充栋。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寥寥二十个字竟成千古绝唱。平淡的字眼,平常的构思,因何能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最经典的作品,我认为就是因为它写出月光下人人心中有、他人笔下无的思绪和情感。
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急剧变化,中秋的节日韵味和气氛似乎变得越来越淡薄了。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已经很难找到一个可供静心赏月的传统家庭院落。有人甚至说,中秋是传统的节日,不是现代的节日;中秋是姓农业文明,不是姓工业文明;中秋是属于乡村的,不是属于城市的。其实,只要人间还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有乡情,只要人们还在追求诗意,还在追求诗意的生活,就会喜欢诗意盎然的中秋夜,就会继续传承古老的中秋文化。(107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