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怒江报》2022年09月23日发《枣事越千年》

(2022-09-25 22:04:34)

枣事越千年

/靳小倡

《怒江报》2022年09月23日发《枣事越千年》

文章链接:https://zwb.nujiang.cn/Html/2022-09-23/35923.html

秋风醒了,只轻轻打了个哈欠,院子里那一树正值青春年少的枣儿,嗅了他的气息,倏然就羞红了脸。

枣的那种红,搁在其它地方,显得沉闷且不干净,独独红在枣上,是醉眼醉心的美。记忆为桥,思绪穿越漫漫的岁月长河,故乡那一片片的红云,仍鲜活灿烂:农历七八月间,很多人家的院子里,总有千颗万颗的绛珠儿,迎着秋光在枝头叶间离离闪烁,惹得大人小孩儿的心,也跟着红火起来。

也是经过一番修为才得以无限风光一回的。

当初春风得意,大多草木竞相锦上添花极尽逢迎的时候,枣树没有,它沉默着,只将一副沧桑而多刺的硬骨,一边冷傲地针砭着身边的浮躁,一边虬龙般向着天空的高远处游走,那是枣树在全力酝酿着一场浩大的枣事。

待得一场雨来,内心深处积蕴多时的力量终于喷薄而出了!于是,绿色汪洋,澎湃在暮春时节。之后不久,绿波之下,枣花也开了,一小朵一小朵,隐在叶间,一身清素,不事张扬。

只不过,真的美丽,是怎么也逃不脱善于捕捉它们的心灵的。你听,在那静静盛开的枣花里,初夏的味道已经很浓了,村南村北缫车缫丝的声音,郁郁柳阴里卖黄瓜的声音,悠然在乡间小路上恭迎远道而来的苏子瞻,日高人渴之际,他在一座篱笆墙外停住,小扣柴扉,讨一杯茶,此时,一阵清风袭来,墙边一株守候多时的枣树,见到等待中的苏子,抑不住花泪飞扬,于是,那簌簌而下的枣花雨不仅落在了苏轼的衣上,更落到了苏轼的心上,且借着苏轼的笔,飘落永年。

自幼就热爱乡野宁静的枣树,我更相信它是木中的仁厚君子,饱尝了三千多年的风雨烟尘,至今一颗心,依旧“死性不改”,爽脆甘醇。它的好,不但宜人,而且宜物,早在春秋时就有人吟唱,“八月打枣,十月获稻”,“交交黄鸟,止于棘”,,就是枣树,想必那莺莺而鸣的黄鸟,一定是停落在秋天的枣树上的吧,枣树多刺,但为了那红得晃人眼的美味,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而人呢,耽于那婉转的歌声,竟乐意让那醉人的红枣分一些与它们。

在所有的枣事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杜甫的一段生活实录《又呈吴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夫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需亲。即防远亲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恩戎马泪盈巾。”大历三年,杜甫搬离草堂,那草堂前原有一棵大枣树,以往枣熟时节,杜甫总是任西邻一孤苦无助的妇人打枣吃,后来枣树易了主人,新主人不似旧主人,老妇人便到杜甫那里哭诉,于是就有了这段怜弱惜贫的佳事。杜甫其人,是有着一颗苦心的,正是那颗苦心,把世人很多的苦难都热心地担当了,捧给别人的,是他全部的甘甜。如此,一生沧桑的杜甫,本身不就是一颗饱经风雨而益愈甘绵的红枣么?

除了杜甫,对着自家那一树的红枣,很多朴实的农家人,不是也欢天喜地地打将下来,东家一兜西家一瓢,很快就送了个遍?那样的枣,上面有着太阳最纯朴的热情,它的味道,是能让人记住一辈子的。

时过境迁,望着小区楼下那株果实累累的枣树,我的心,在枣事的路上,已走过千年。(1181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