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靳小倡
靳小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267
  • 关注人气: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怒江日报》2022年04月13日发《外公的书》

(2022-04-26 22:40:36)

外公的书
文/靳小倡

文章链接:https://zwb.nujiang.cn/Html/2022-04-13/32981.html

《怒江日报》2022年04月13日发《外公的书》

窗外的长风流淌过满树的叶子,每一片都摇曳生姿,载满了缕缕的阳光。阳光透过窗子照在那本书上,书在外公手中,他看得很专注,脸上有一种极恬静的神情,仿佛时光静止,如一只憩在花间的蝶。

从没见过外婆长什么样子,记事起,就知道外公捧着那本书细细地看。后来年龄渐长,慢慢地知道,外公也曾是书香门第。他读了几十年的那本书,是《宋词三百首》,竖版线装,通篇繁体字。我常想,那时的外公,也该如从宋词中走出的翩翩美男子。每次看过书,他都把书放进一个小木盒里,动作很慢,就像收拾一种心情,收藏一份记忆。那本书,从不让我们染指。

外公不到四十岁的时候,外婆就去世了,他带着几个孩子辗转如蓬。只是无论乱世兵戈,还是荒年流离,许多东西都已失落,却不曾弃了手中的那本书。真不知在书中,究竟有什么东西让他如此难以割舍离弃。我对宋词产生兴趣,与外公有很大的关系。

听母亲说,那本书就是外公的命根子。有一年老宅失火,外公不顾安危地冲进房中,将书抢出。此后,几乎随身携带,近年来见再无火灾之忧,才将其收入盒中。书已经极古旧,如那些泛黄的日子,可外公依旧用清澈如水的目光,一遍遍濯去上面岁月的尘埃。曾多次动过偷偷翻阅的念头,终是没有,我怕自己猝然的目光,会惊飞栖息于其间的那些往事。

那时我已经读了许多本宋词,《宋词三百首》更是熟记于心,只是不知外公的那本中,隐藏着一阕阕怎样的故事。偶尔也会寻愁觅恨填上几首,有时外公看见,便会一一标上出律之处。我想,他的词一定填得很好吧,问他,便笑而不语。

有一次,外公生病住院,夜里,我陪在他床前。寂寂长夜,他丝毫没有倦意,在昏黄的灯下翻那本看了几十年的书。每翻一页,都小心翼翼,似乎怕吵醒那些过往,又怕不经意触痛时光的裂痕。不知何时,外公睡着了,书放在胸前。我轻轻拿下书,给他盖上被子。夜静而长,终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悄悄拿起书,很轻很柔,就像捧起外公少年时的心事。

书虽然极旧,却极平整,连一点儿折痕都没有。让我惊讶的是,书间的空白处,竟写了许多零散的词句,那是外公的笔迹。有的字迹年代久远,有的却新鲜如昨。逐一看去,那些词句虽不完整,却柔肠百结,如水之曲,如竹之幽,像一颗颗闪亮的珠子,穿透茫茫岁月,敲打在我的心湖。如“舟散月明,怕沐杏花风,念念红尘远,无踪”,又如“枕中几许清怨,世间一梦年华”,让人尽随离情别怨而轻喜悄愁。一字字,一句句,绵绵密密,补缀着断裂的华年,将曾经的沧海桑田展现于一片柔情之下。

只是,那个让外公千回百转、几十年来念念情深的那个人,会是谁?我想,不会是外婆吧,外婆是不识字的,一直以为,他们的结合,也许正是外公所有忧伤的来源。外婆不会用如此锦绣的文字来怀念外公的一切,我将书轻轻合上,放在他的枕畔,思绪如蝶翻飞,想去追溯外婆远逝的飘摇岁月。

外公是在一个寂静的凌晨去世的,那时,天上有一钩淡黄的月。透过他安详的容颜,我仿佛看见遥远的当年,看见他的青春红颜,青丝如思念飞扬。经历了那么多的分散流离,无论怎样的际遇,他都不曾让心上生起层层茧来,在他生命最柔软的地方,依然满溢着最初的凄清与深情。

整理遗物时,我竟在那个装书的盒子里,发现了一本外公早年的日记。日记里,所有的心事都压成了岁月的书签。在少年的心中反复出现的那个隐隐约约的身影,越到最后便越清晰。竟真的是外婆,原来,外婆在外公的生命中竟是如此的完美而真挚,原来,情感的沟通并不一定非要那些纸短情长,原来,那本《宋词三百首》是外公送给外婆唯一的礼物!

含着笑,带着泪,再次翻起那本书,每一页都如深秋的落叶般枯萎憔悴。可书里,那些外公写上去的词句,就如永不凋零的花朵。那些无边清怨,那些思念与眷恋,使得外公走过的所有艰难的足迹中,都盈盈盛满了一曲曲直入人心的骊歌!

一本在流年中枯萎了的书,已尘封了一段往事,而在流年中刻在心中的那份真情,却永远鲜活如初。(1563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