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实验室中有些仪器是没有零刻度的,当然不是称量用具不需要有零刻度,如试管、试剂瓶等。对于称量用具,例如:烧杯、量杯、量筒、锥形瓶、碘量瓶、吸量管、容量瓶,这些都是有体积,无零刻度的仪器。这些有一部分是定量测量,如容量瓶;有一部分是粗略测量。
量筒是量出仪器,它没有“0”刻度,它的刻度是从下往上的,液面在10mL,倒出就是10mL。若倒出一部分,就用上减下。如一开始,液面在10mL,倒出一些溶液后,液面在6mL,则倒出的溶液体积是10-6=4mL,它的底就是“0”,没必要刻上“0”刻度了。因为量筒是粗量仪器,没有刻度是考虑到液体不能全部倒出而产生误差!只要哪怕倒入一点点液体,就有体积了,因此设零刻度没有意义。如果量筒有零刻线,那么测量值就会小于真实值的。量筒的零刻线就相当于量筒的底。
量简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 ml为单位,10 ml量简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量筒刻度线上的最小格称为精确度,分别如下(量程-精确度):
5ml-0.1ml /10ml-0.2ml /25ml-0.5ml /50ml-1ml /100ml-1ml /250ml-5ml
/1000ml-10ml /2000ml-20ml .精确度一般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量筒精确度=量程/50
,例如10ml量筒的精确度=10ml/50=0.2ml。该经验公式只有在100ml、1000ml、2000ml时是例外。
同样道理,一般测液体的量具都没有零刻度,因为没有液体倒进去不就是0吗?所以它要零刻度线没有用。
滴定管通常可以精确到0.1mL,读的时候可以估读一位,即读到0.01mL.托盘天平可以精确到量程的千分之一。如最大称量200g的天平,可以读到0.2g,最大称量为100g的,可以读到0.1g。10mL的量筒通常可能精确到0.1mL。
滴定管是一种基本的化学分析仪器,一般有两种,即: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主要用于定量分析.它的零刻度线是在上面的.
滴定管的结构是,1、刻度是从上到下的,0。00在最上端,每0。1mL,是1个细分刻度,1mL是大刻度,按滴定管的规格,分25mL,和50mL等。所以在下端有25。00或50。00mL刻度,在25。00mL的刻度下就没有刻度了。所以在最下端的刻度至尖嘴这一段的溶液的体积就无法度量。在使用时,溶液要加到0。00mL以上,再打开活塞放掉溶液来调整液面,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底点和在0。00mL,或0。00以下,并观察尖嘴处不能留有气泡。而且滴定管在使用前要检验滴定管的活塞是否开启灵活和严密。滴定管要认真洗涤干净,再用待装溶液润洗2-3遍再将溶液装入滴定管,调整液面。读数时不能仰视和俯视。溶液放出的体积是下端读数件去上端数值。读数取四位有效数值,最后一位是估计得出的,如最后液面在23。3
和23。4的刻度之间的上端1/5处,读数就是23。32mL。溶液的体积就是23。32mL-0。00mL=23。32mL。
而且要将悬在尖嘴上的半滴溶液用蒸馏水冲入锥形瓶,这半滴溶液实际上已经被读出在溶液的体积上了。滴定管在中和滴定等容量分析中的应用有很严的要求,其他要看书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