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的现状及对策【转】
(2019-05-23 10:10:32)分类: 教育科研 |
幼儿园大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一、幼儿园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现状
(一)活动设计角度
1. 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小学化倾向
2. 重视知识技能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3. 数学教育内容严格按年龄段划分,忽视幼儿个体差异
4. 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活动设计不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教师教学角度
1. 数学集体活动教学组织的有效性不高
2. 教学方法单调,且对于教参、教具等使用方法不恰当
3. 教师对知识点核心经验的把握不够准确
4. 教师过于依赖教学参考资料
二、改善数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现状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数学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
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教育的发展不仅仅是对幼儿的考验,更是对教师自身的一种考验。许多教师对幼儿园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不清晰,会产生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不清晰、幼儿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得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等后果。因此不管是幼儿园一线教师还是作为幼儿园准教师的我们,在学校期间应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走上工作岗位后更要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专业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此时作为幼儿园也应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为教师们创造思想碰撞的环境,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的更新和迁移,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二)加强对幼儿前期经验的了解
幼儿是有思想的学习者,幼儿的思想大都来自内化后的知识经验。3—6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维果茨基认为幼儿现有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通过学习获得的潜力之间的这部分便为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应重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将有难度的学习内容提供给幼儿,从而调动起其积极性,发展其潜能。如:教师在教授按数取物的相关知识点时,是从点数、数与量的对应到最后的按数取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特点,有选择的给幼儿预设问题。同时,教师是幼儿进行学习的先行组织者,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只有清楚地知道幼儿的发展现状,才能够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四)重视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五)注重数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手脑并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授数学知识时可以加上对应的教具,例如给幼儿上数学图形或者分类时,选用各式各样的图形让幼儿来区别,还有就是在上分类课中,可以选图形或者生活中的物品,让孩子的手脑相结合,学习的同时,让孩子对新的事物有新的认知。
(六)注重知识间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