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佳句摘抄

(2020-04-01 10:17:52)
标签:

读书

佳句摘抄

林清玄

菩提十书

分类: 读书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佳句摘抄


很单纯,也可以有很深刻的幸福。P004

燠热的夏日其实也很好,每一朵紫茉莉开放时,都有夏天夕阳的芳香。P008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夏日小春

在人世许多小小的欢喜之中,我总是怀着无比感恩的心。P019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佛手玉润

……就像电影大师蒙太奇之父爱森斯坦说的:“许多人都以为悲剧使我们流泪,其实不然,是因为我们有流泪的需要,这世界才产生悲剧。”P022

法身无相、法眼无暇,一个人如果能在一杯清茶、一只煎饼中体会生命真实的滋味,随时保有横亘十方、纵横三际的气势;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的胸襟;那么,生活从容一些、情感单纯一些、追求减少一些、效率舒缓一些,又有何妨?P025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吃饭皇帝大

生命对于华年,是一种无常的展露,芒花处山林之间,则是一则无常的演出。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们曾与某人站立于芒花遍野的山岭,有过某种指天的誓言,往往在下山的时候,一阵风来,芒花就与誓言同时凋落。某P037些生命的誓言或许不是消失,只是随风四散,不能捕捉,难以回到那最初的起点。

我们这漂泊无止的生命呀!竟如同驰车转动在两岸的芒草之中,美是美的,却有着秋天的气息。

在欣赏芒花的那一刻,感觉到应该更加珍惜人生的每一刻,应该更体验那些看似微贱的琐事,因为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每一寸时光都有开谢,只要珍惜,纵使在芒花盛开的季节,也能见出美来。P038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芒花季节

人处世间,江湖风险,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同一个江湖里有人自清自爱有人随浊随堕完全是看个人的选择“身不由已”只是一个借口罢了!P042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人在江湖

我愿为草而有露,也愿草草皆有露;我愿为人而有天,也愿人人头顶一片天!P046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丛林的迷思

一天写几页笔记不嫌多,一天写一句感言不嫌少,深刻的生命、思维就是这样成熟的,如果我们不能在急速流过的每一天,为生活留下一些什么,生活就会如海上的浮沤,一粒粒破灭,终至消失。P058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空白笔记本

没有被拍打过的皮球,不算皮球;没有经过打击的人生,也不是人生。P069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学打球

浪漫是心灵里更崇高的呼声,是一种内在优雅品质的点燃是完美的梦之向往是老鹰一样强烈的个人主张是狮子一样有坚强的姿态是长颈鹿一样看见更远方的道路;是天鹅一样在独处时有群体的怀抱,在群体中还有独处的心;是白貂一样,柔软、温暖,有灵醒的白。P088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黄昏·微温·冬雪的早晨

爱与恨是同一根源,好像手心与手背一样,所以佛陀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恨;恨能生恨,亦能生爱。”P101

失恋不是坏事,春天过了就是夏天,秋天过了就是冬天,这是必然的过程。我们热爱春秋,但并不能阻挡炎热与寒冷的来临;我们热爱莲花、玫瑰、金盏花、紫丁香,但我们不能使它不凋零。

我们不喜欢凋零,然而,凋零是一种必然。

过去不能让它过去,未来不愿等待未来是人生最大的悲剧,其实,再怎么好的恋爱,每天都是不同的,我们甚至无法维持对一个人的爱,从早上到晚上都保有同一品质。也就是说,再好的爱都会失去,会成为过去式。

我们之所以为失恋烦恼,是因为我们不愿面对此刻、融入此刻,老是P103沉湎于过去。可叹的是沉湎于过去的人会失去生的乐趣、失去发现的乐趣、失去创造的可能、失去爱的能力。如果我们愿意走出来,就会发现就在此刻、就在门外,就有许多值得爱的人、许多值得爱的事物。P104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失恋之必要

……生命只是如是如是前行,不必说给别人听。只有在心里最幽微的地方, 时时点着一盏灯, 灯上写两行字: 今日踽踽独行他日化蝶飞去。P119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一只毛虫的圆满

不管人可以拥有多少东西,回归到基本的生活都是相近的,只是吃好、穿暖、居安、行健的琐事。P123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墨与金

一把茶叶的组成,是一片一片的茶叶,每一片茶叶看来都那样渺小,但一壶茶水里,每片茶叶都有芳香不管泡多泡倒多每一杯茶里都有每一片茶叶的芳香P127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布施,是菩萨净土

因此他(爱森斯坦)发展了一种唯美的公式:“我们并非因伤心而哭泣,而是因哭泣而伤心。”P145

在发现“吸引力蒙太奇”之前,他(爱森斯坦)写了一段笔记表明自己的心迹:先精通艺术,再摧毁艺术。首先,深入艺术之堂奥,参透其堂奥。然后精通艺术成为一位艺术大师最后揭开它的面具并予以摧残从那时起艺术与我的关系开始了的局面。P146

——[台湾]林清玄《有情菩提》之心的蒙太奇

——[台湾]林清玄《菩提十书》之十《有情菩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