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测量

标签:
水准测量线路测量闭合差高铁测量娱乐 |
分类: 高铁测量 |
1、高速铁路测量中的三角测量、导线测量等级和测角精度要求:三等级测角中误差为1.8秒,四等级测角中误差为2.5秒、五等级测角中误差为4.0秒。www.txgcbz.com
2、高速铁路水准测量等级和测量精度:
四等级水准测量要求: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5.0mm,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限差30√Rmm,往返测不符值限差20√Rmm,附合路线闭合差限差20√Lmm,环闭合限差20√Fmm,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限差14√Rmm。
3、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时,应符合铁路部现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的规定。用GPS测量加密国家大地点,代替三角网、导线网进行平面控制测量和用动态GPS测量进行线路中线测量时,其方向和长度应满足相应测量等级网角度和长度
的精度要求。http://s16/small/003Qsw5Qgy6J3iTiVnF7f&690
4、线路测量,先利用GPS测量加密国家四等大地点。GPS测量加密的四等大地点,应选在沿线路方向离线路中线100~200m、稳固可靠且不易被施工破坏的范围内,并每隔5km左右布设能置镜、相通视的一对点,每对点间距离不宜小于1km。
5、线路测量交点及控制桩测量可采用GPS测量。http://s7/small/003Qsw5Qgy6J3iWJ8ou46&690
6、导线测量应在GPS测量加密国家大地点的基础上按五等规定精度进行。
7、导线水平角应使用DJ1型或DJ2型经纬仪,或精度相当的全站仪,用全测回法或方向观测法测量右角2测回。当使用光学经纬仪观测时,2测回间应变动度盘位置。经纬仪、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并符合有关规定标准。
8、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进行导线测距时,距离和竖直角应往返各观测2测回。
9、导线测量限差标准:
水平角
长度
长度
10、高程测量一般要求:http://s12/small/003Qsw5Qgy6J3iYn6NZ3b&690
水准点应沿线路布设,一般地段每隔2
km设一个,重点工程(大桥、长隧)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水准点。单独设置水准点一般距线路中线宜为100~200m。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埋设。www.txgcbz.com
水准点高程取位至毫米。
水准点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测量应使用精度不低于DS3型的仪器,水准标尺应和整体式双面标尺。水准仪与水准标尺在使用前,必须检校,并应符合规定。
水准测量应采用中丝读数法,可采用1组往返或2组单程进行,往返测(或2组单程)高差不符值,在限矩以内时采用平均值。http://s2/small/003Qsw5Qgy6J3iZEFuFa1&690
水准测量应采用尺台作转点尺承。
测站的视线长度、高度要求(m):
等级
四等
线路跨越江河、深沟,其视线长度大于200
时,应根据跨河宽度和仪器设备情况,先用四等跨河水准测量方法和精度施测,或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理方法施测。
两水准点间高差采用往返观测平均值 。
加桩(中桩)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加桩水准测量采用单程水准测量,水准路线应起闭于水准点。导线点应作为转点。水准转点高程取位至毫米。
②、加桩水准测量应使用精度不低于原S10级的水准仪。
11、定位放线应根据初测GPS点、导线点或其他等级相当的大地点,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设测量。
12、直线上的转点、曲线上的交点或副绞点、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及加密点等控制桩的测设,宜使用I级测距精度的全站仪、光电测距仪直接观测定点,并钉设方桩及标志桩,最后对测点应观测两
测回,取平均值,计算测点实测坐标,以便中线加桩测量。
13、控制桩应从导线(或GPS)直接测设,特殊困难情况下不能通视时,可以从导线(或GPS)点上转1站(转点要返测),江观测2测回测设。
14、控制桩间应通视,困难情况下应单向通视。控制桩间距离宜为200~400m,困难时,亦不得短于100
m并应设在便于置镜和中线测量的地方。
15、控制桩应作贯通测量,并应与导线(或GPS)点在不大于5
km范围内进行联测,联测时后视不得取用短边。水平角采用全测回法测量右角,观测一测回,当使用光学经纬仪时,2个半测回间应改变水平角方向值,2个半测回间角值较差的限差为15"。边长测量可用I级或II级测距精度全站仪或光电测距仪进行;距离和竖直角应往返各测1测回,距离1测回读数2次,距离和竖直角的测量限差应符合本暂行规定。
16、控制桩贯通测量闭合差的限差应符合:水平角闭合差:f?≤15√n("),n为测角个数;距离相对闭合差△L/L≤I/15000(水平角平差)。
17、8控制桩贯通联测后,应逐一根据测设时的各桩坐标计算前视点联测坐标,并与测放时的各桩坐标,并与测放时的各桩坐标相比较,两
者的点们误差的限差每百米不应超过1cm,在限差以内时采用测放的桩们坐标,超过限差时,应重测并查明原因。
18、测量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和加桩,并宜钉设百米桩。当与中线控制桩贯通测量合并进行时,应先进行控制桩贯通测量。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50m;曲线上中桩间距宜为20
m。如地形平坦,圆曲线内的中桩间距可为40 m。圆曲线内的中桩里程宜为20
m的整倍数。在地形变化处或根据设计需要,应另设加桩,加桩一般高在就近的整米处。
19、高速铁路定测中线,在左右线并行时,应以左线钉设桩橛,并标注贯通里程,在绕行地段,两线可分别钉桩,并分别反动标注左右线里程。
20、曲线测设可采用任意点置镜极坐标法或偏角法。采用偏角法测设曲线中桩时,应与曲线控制桩闭合,其闭全差的限差,纵向应为1/2000,横向应为10cm。
21、定测高程测量,长度在300m以上的桥梁、500m以上的隧道和大型车站的两端及其范围内,均应设置适当密度的水准点。
22、施工复测前,施工单位应检查线路测量的有关图表资料,会同设计单位进行现场桩橛交接。桩橛包括GPS点、导线点、水准点以及直线和曲线上的控制点等。
在施工复测时,应对全线GPS点的坐标、导线点的右角、导线点间的距离,以及水准点的高程进行全面复测。
导线点、水准点施工复测的精度和要求应符合本暂行规定。导线测量采用五等,水准测量采用四等。当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勘测结果不符时,必须重新复测。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勘测成果的不符值在下列规定范围内时,可采用设计单位勘测结果。
水平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