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源·学习中医药学札记(44)*瑰宝药方洞
(2022-05-16 10:53:03)
*江源·学习中医药学札记(44)*
瑰宝药方洞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白居易)
我第一次去龙门石窟,被卢舍那大佛所震撼。卢舍那大佛远不及乐山大佛高大雄伟,但它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我。
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座佛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肃然起敬。
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有50多个洞窟,97000余尊佛像,要仔细欣赏,非一两天能够完成,所以,我历次只是浏览,谈不上什么收获。一次,经过药方洞,细看两眼,顿觉眼前一亮。
药方洞因窟门刻有诸多唐代药方而得名。它始凿于北魏晚期,经东魏、北齐,到唐初还仍有雕刻。洞中五尊佛像。洞门两侧刻有药方150多种,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所涉及药材在民间都能找到,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老百姓。药方中提到了治疗癌症的方法和治疗传染病的方法,其中有95方在公元10世纪被一位日本学者收录在《医心方》中,足见它的价值和影响。药方洞中的药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是唐代初年我国医疗学、药物学的珍贵遗产。
数次经药方洞都是擦肩而过,让我自责。这150多个药方,如能认真学习,把握要领,得其精华,就是不能成为国医大师,也能跻身名医之列,为民解除疾病之苦。
我的朋友中有几位中医,有的年逾八旬,有的风华正茂。闲暇中谈及龙门石窟,无一人说到药方洞,我真的替他们遗憾。
郑州药店多多,大多有中医坐堂。我爱到药店向医生请教,有意识地说自己听到某个偏方(其实是药方洞的方子),而他们全然不知。瑰宝在伊水之滨闪闪发光却无人问津,实在可惜!
我查阅资料证实,药方洞的药方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具有经典意义。
后一篇:江源·缅怀乎宁平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