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共知,竹子,色青翠,故谓“翠竹”。古人画竹,有用石绿、石青画出竹的原色的,但大多数画家都是喜欢用墨色画竹,将墨的“焦、浓、重、淡、清”五彩充分在画竹中表现出来,写出竹的清秀神韵,此是文人画竹的一种传统画法。
北宋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却偏偏用朱砂色画竹。这很自然地引起一些人对他责难:“世间哪有红色的竹子?”但苏东坡却反问道:“世间又哪有水墨画的黑色竹子?”究其实,朱砂竹和墨水竹所依据的美学原理是相似的:艺术家反映现实总是有所舍弃、有所强调的。水墨在国画中能分为“五彩”,同理,朱砂色也可以分为“五彩”。墨色和朱砂色虽然不能在色彩这方面再现竹之青翠,但却仍能通过艺术地运笔,充分运用“墨分五彩”的原理,从线、形、疏密、质感等方面传达,强调出竹子挺拔、萧洒的神韵风姿,从艺术的境界说,有时比用原青色画的翠竹还神秀清逸得多。这就是朱竹、墨竹都能有魅力的原因之一。
2016年10月24日
(潘城散人/整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