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访三门峡鲜卑族后裔兀氏旧宅

(2025-01-29 09:43:49)

兀氏旧宅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原店镇原店村陇海铁路边,始建于清代,远远望去这栋砖瓦结构的旧宅与村民房屋无差别,走近一看这栋旧宅可不简单。房屋大门口的木雕,石雕,砖雕等雕工精湛,精美绝伦,虽然历经几百年的战乱和风雨侵蚀,依然清晰可见,栩栩如生,遥想当年是多么奢华和辉煌。2006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宣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探访三门峡鲜卑族后裔兀氏旧宅

2006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宣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兀氏旧宅古建筑群,部分建筑早年修陇海铁路时被拆毁了一部分,非常可惜。现存主院和东跨院两个院落共九间建筑,其中主院为二进四合院,建筑由倒座,东书房,西书房,过门,东厢房,西厢房,正房组成。

   
主院中的影壁墙高5米,有一幅尊贵的百鸟朝凤砖雕图,图中围绕凤凰百鸟争鸣,四周鲜花盛开春意盎然。凤凰高雅大度,展翅欲飞,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启迪。可惜的是凤头已被破坏,传说是凤凰过于逼真,引得百鸟儿天天围着叽叽喳喳,大院主人休憩不成,一怒之下,命下人将凤头打掉,院中嘈杂的鸟鸣声戛然而止。
探访三门峡鲜卑族后裔兀氏旧宅

门口木雕、砖雕,栩栩如生
    东跨院仅存一进院落,建筑由倒座,西书房组成。东西长27.5米,南北长39.5米,院落面积833平米,基底面积624平米,建筑面积984平米。兀氏古建筑群保存非常完好。

   
据考证,房屋主人是北魏拓跋人的后裔,拓跋人建立了北魏和西夏,要揭开这一谜底,还得从北魏说起。北魏又称拓跋魏、元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中央王朝,其创立者是鲜卑拓跋部的拓跋珪。鲜卑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拓跋鲜卑最初生活在蒙古草原东北部大兴安岭北段的嘎仙洞一带,后渐南迁至蒙古草原,以“射猎为业”,靠游牧为生。

探访三门峡鲜卑族后裔兀氏旧宅

院内石雕屏风,历经百年沧桑,仍然清晰如初

公元4世纪初,拓跋珪的先人在今山西北部、内蒙古等地建立代国,后为前秦苻坚所灭。淝水之战后,拓跋珪于公元386年重建代国称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珪即道武帝。公元398年,拓跋珪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经过拓跋珪的“艰苦创业、进兵中原”,明元帝拓跋嗣的“隆基固本、内和外辑”和太武帝拓跋焘的“雄才大略、连年征战”,北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统一了黄河流域。

探访三门峡鲜卑族后裔兀氏旧宅

修建陇海铁路时,兀家旧宅被拆除一部分,内房变门面

公元471年,北魏献文帝长子拓跋宏即位,是为孝文帝。孝文帝是北魏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位皇帝,被史学家称为“中国历史上向着进步的勇敢的民族改革家”。孝文帝在位29年,他建设平城,倡明礼乐,督课农桑,修治大道,整治政风,广开言路。公元493年,为巩固对中原的统治,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6年,孝文帝提出:北魏皇族改姓元氏,其余所有鲜卑人也都改了姓氏。“迁都”、“改姓”两项重要改革措施不仅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也加快了北魏经济社会的发展。

1936年版《陕州志》卷五《族姓》里有这样的记载:原店村兀氏为北魏安乐王元鉴之后。全国不足五千人。

探访三门峡鲜卑族后裔兀氏旧宅

内墙石雕,历经百年清晰可见
    元鉴(500年~527年),字长文,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北魏宗室大臣,文成帝拓跋浚曾孙,安乐王元诠世子。永平五年,袭爵,授秘书监,率军讨伐元法僧叛乱,迁青州刺史,转相州刺史、北讨大都督,讨伐葛荣叛乱。迁尚书左仆射,降附于葛荣。孝昌三年,兵败俘虏,赐死于邺城(河北临漳县),改姓兀氏,时年二十八岁。武泰四年,追赠使持节、侍中、司空公、定州刺史、安乐郡王。
   
老河口孙金福2024121日星期天于三门峡市陕州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