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罗定学宫


笔者孙金福在罗定学宫大成门留影
罗定学宫始建于清初顺治四年(1647年),位于广东罗定市北关里,由清代康熙至光绪年间(1647年-1877年)历经修缮扩建而成,是西江流域仅存的清代学宫完整建筑群,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定学宫花岗岩棂星门牌坊
2024年7月27日下午本人到此一游,探访罗定近代孔子学院,寻找历史遗迹。走近罗定学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花岗岩棂星门牌坊,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
穿过棂星门便是状元桥,状元桥在中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故事传说,表现了中国自古以来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并激励后人。这些桥梁成为了学子心目中的圣桥,是他们对于文化顶礼膜拜的精神寄托。
罗定学宫大成门与状元桥
漫步状元桥迎面而来的是雕梁画栋,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特色的大成门。罗定学宫的大成门也叫戟门,它与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和忠节孝祠连在一起,这也是岭南众多学宫所共有的现象。大成门东侧是名宦祠,用以安放曾在罗定为官、政绩卓著、受民敬重的官宦牌位。大成门西侧是乡贤祠,用以安放罗定州中取得功名、受民敬重的乡贤牌位。名宦祠和乡贤祠的设立,是地方学宫与曲阜孔庙的不同之处。
罗定学宫:名宦祠
罗定学宫中间两边为学堂,漫步学堂仿佛听到莘莘学子们朗朗读书声。可是,时代变迁,事事难料,如今的学堂人去堂空,近400年的古学堂默默述说着历史的沧桑,也彰显罗定深厚的文化底蕴。
罗定学宫祭祀孔子的大成殿
最后面是雄伟壮观的大成殿,供奉着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塑像。大成殿是学宫中最主要的建筑,也是祭祀孔子大成至圣先师的地方。“大成”一词出于孟子所说:“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自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徽宗皇帝“诏文宜殿曰大成”,确定文庙大成殿的正式名称后,全国各地的文庙主殿,通称为“大成殿”,其建筑等级是文庙中、也是地方上所有建筑中最高等级的,享有官家的礼仪待遇,一般都是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红柱红墙、藻井天花、雕龙画凤。
罗定学宫:乡贤祠
罗定学宫主体建筑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御路、月台、大成殿、崇圣祠等,两侧配两庑、乡贤祠、名宦祠、奎星楼、德义祠、学署和明伦堂等保存完好,罗定市政府为传承传统文化,尊师重教做出了重大贡献,学宫内容单调,如果再增加一些碑刻内容,名人介绍等,罗定学宫就更加完美无瑕。
老河口:孙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