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上三个“大通县”

(2024-07-15 21:41:05)
历史上三个“大通县”

老爷山景区因其保护完好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成为旅游和避暑的佳境,被列为青海省九大旅游区之一。

1、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隶属青海省西宁市,地处青海省东部河湟谷地,祁连山南麓,湟水河上游北川河流域,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并先后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万人。

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宋军进入湟水流域,占青唐城,改名鄯州。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收复达南城,改名大通城。乾隆九年(1744),移卫治于白塔城(今青海大通县西北)。二十六年(1761),改为大通县。1985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大通县,并于1986年7月10日在原行政区域内建立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至今。

 历史上三个“大通县” 

铧子山属小兴安岭余脉,由大铧子、二铧子、三铧子及其他山峰组成,因形似犁铧而得名。

2、通河县,隶属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通河县先后评为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原生态稻米之乡、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总面积56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8万人。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于三站设大通县,辖境包括通河和方正两县,隶属于吉林依兰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北实行行省制,以松花江为吉林、黑龙江两省的省界,通河县改隶黑龙江省,为绥化府所辖。宣统元年(1909年),大通县所辖的江南十旗公田局析置,名为方正县。民国三年(1914年),将县治移至岔林河东岸,因与甘肃省大通县重名,改名通河县,隶属黑龙江省,县名沿用至今。

 历史上三个“大通县” 

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兴盛于隋唐,以首创黄釉瓷而著称于世,名列唐朝各大窑口第五,存世350年,失传1200年。

3、大通区,隶属安徽省淮南市县级区,位于淮南市区东部,舜耕山北麓,淮河南岸。总面积3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6万人。

清宣统二年(1910年)萧县人段书云等来区境筹建煤矿,1911年正式注册“大通煤矿公司”,是为“大通”之名的由来。

1949年1月18日大通获得解放后,在大通、九龙岗两地分别设立了乡政府隶属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1949年11月,改设为大通镇和九龙岗镇,隶属淮南矿区。

1968年3月28日,大通区更名为东风区,1972年7月,遵照市革命委员会通知,将“文化大革命”初期改名的东风区恢复为大通区,大通域名沿用至今。

老河口:孙金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