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莞市高埗:熊氏宗祠(107)

(2024-05-04 10:44:55)

  2024年5月1日上午,放假第一天,我驾车到东莞市高埗镇低涌村探访古老的姓氏熊氏宗祠。宗祠青砖灰瓦,比较陈旧,木雕,砖雕,已经模糊不清,梁架残缺不全,墙面上还有五十多年前的标语痕迹,处处显得历史的沧桑感。

东莞市高埗:熊氏宗祠(107)

  熊氏宗祠门口一幅对联引起了我的兴趣,“勋留韶广,派衍轩辕”,短短八个字,显得气势磅礴,也透露出熊氏的来历。意思就是低涌村的熊氏一族,由韶关市南雄珠玑巷南迁于此,熊姓出自轩辕黄帝的部落姓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熊姓是楚国特有的姓氏,发源于湖北襄阳。2012年8月13日熊氏宗祠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列入不可移动文物。

东莞市高埗:熊氏宗祠(107)

  熊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历代多次维修,三间三进合院式岭南建筑风格。第一进为天井院,院落两边是走廊,墙面上有文革标语痕迹,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没有任何宗祠文化介绍。

东莞市高埗:熊氏宗祠(107)

  第二进是一个厅堂,木制屏风上面悬挂着“忠义堂”牌匾,忠义堂两边还有一幅长对联:“布衣起义建奇功挥戈铜岭痛剿元兵挽回宗室河山武穆勤王心同铁石,烈士标名存大节带甲韶关尽忠隘巷不愧一生经济当时奋斗何惜头颅”,这幅对联58字,是对熊氏先祖东莞人雄飞杀敌立功的总结(稍后介绍)。右边墙上有“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等文革标语字样痕迹,其他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没有任何宗祠文化介绍。

东莞市高埗:熊氏宗祠(107)

  熊飞(?一1276年),东莞峡口榴花村人,有武略,善骑射。南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春,愤于外族压迫,国破家亡,熊飞在岳父李用及邑人赵必象等支持下,广结东莞各方义士,以布衣身份起兵勤王抗元。时文天祥经略江西,熊飞欲往投,被元将黄世雄所阻困,兵溃,从水路遁返东莞。后端宗遣赵溍为广东制置使,熊飞举兵响应。元将黄世雄、梁雄飞入莞城,遣姚文虎领兵攻击熊飞,姚文虎焚熊飞旧居,熊与姚大战于铜岭,斩姚文虎。黄世雄、梁雄飞等退兵。

东莞市高埗:熊氏宗祠(107)

  第三进是摆放熊氏历代先祖神位,祭奠熊氏先祖的地方,在没有粉刷的墙壁中间,用红纸有写了几个大字“江陵堂历代先祖之神位”,说明低涌村这一支熊姓先祖来自湖北江陵,楚国后期曾在江陵建都,因此熊氏中有以“江陵”作为堂号的传统。

  江陵堂熊氏的分布主要在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区,这些地方也是熊姓首先繁衍的主要地区。秦汉时期,熊姓以上述地区为中心继续发展,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迁入江南广大地区。经过长时间的繁衍,熊姓在湖北之江陵、江西之南昌等地昌盛壮大。

东莞市高埗:熊氏宗祠(107)

  熊氏宗祠还有一段红色故事,为开辟东莞水乡抗日根据地,1942年9月东江纵队第一支队三龙大队200多人,在大队长谢阳光、政委何清率领下挺进高埗镇低涌村。指挥部和部队驻地分别设在熊氏宗祠、悦南熊公祠、苏氏宗祠。部队到达低涌后,进行了几次较大的战斗,取得辉煌战绩,三龙大队在低涌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成立农会、妇女会、民兵大队和儿童团。1945年4月24日部队撤回山乡,抗日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

  老河口:孙金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