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万江区——赖氏宗祠(95)

2022年10月3日下午,按照导航找到位于东莞市万江区新村社区沿江路——赖氏宗祠。
第一眼看到赖氏宗祠,有种豪华气派的感觉,宗祠院子不大,一边一个可爱的石狮子笑迎八方来客。走近宗祠门口2个“赖”字大灯笼格外醒目,房檐的椽子、柱子上,人物、动物、植物浮雕,用金边彩绘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
宗祠门口挂着“老年活动室”的牌子,6个老阿姨坐在宗祠门墩上,她们用标准的东莞粤语给我打招呼,可是我一句话叶没有听懂,只顾拍照何参观。宗祠门口还张贴着2幅对联,一幅是:“镜照千枝远、光流雨派长”,另一幅是:“花灯喜庆千年旺、出入平安事业来”,一般情况下,宗祠的对联要告诉游客,赖氏哪里来,可是这两幅对联,我叶没有看出赖氏一族来自何方。
据记载,赖氏宗祠建于明代,历代多次维修,2016年10月再次维修,宗祠三间三进,合院式建筑布局,面宽13.2米,进深35米,建筑面积462平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山墙,灰塑龙舟脊上立灰塑鳌鱼,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及滴水。该宗祠对研究明清时期东莞地区祠堂和家族姓氏历史具有一定价值。
跨过宗祠门槛就是一个屏风,绕过屏风就是宗祠的天井小院,也是第一进,两边是走廊,右边走廊是“功德榜”,镌刻着为修建宗祠的捐款名单,《赖氏家训》、《赖氏之兴》等,右边走廊是活动室规章,我便拍照留存,研究学习。
第二进是老年活动室,摆放了几张麻将桌,左边墙上悬挂着“东莞赖氏宗亲会”赠送的牌匾《颍川世泽》,这块匾引起了我的兴趣,门口的对联没有告诉大家,赖氏一族来自何方,这块匾告诉了我。
“颍川世泽”意思就是祖先发迹于颍川,是当时颍川地域的望族。在古代中国,最讲究门阀世家的时期。颍川,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以境内有颍水而命名,并设置“颍川郡”,大致区域是现在的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平顶山等辖区。在古代算是管辖面积极大的郡,人口、经济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中国的很多世家大族都发源于此。
颍川赖氏的先祖本是姬姓,叫叔颖。周宣王时期,叔颖被锡封在颍川,建立了赖国。这个赖国后来被楚国灭亡,赖国后人便隐居在颍川,以赖为姓,所以颍川也是赖姓的发源地。如今的赖姓人家,也在使用“颍川堂”这个堂号。
第二进的右边墙上悬挂着2021年(辛丑年)由“东莞赖氏宗亲会分会”赠送的《祖德流芳》和《兰熏桂香》牌匾,以示敬贺。
宗祠第三进是摆放赖氏历代先祖牌位和祭奠先祖的地方,祭台上方浮雕“二龙戏珠”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祭台两边还有一幅对联是:“祖攻垂福泽、宗德衍家声”,意思就是赖氏家族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南迁东莞繁衍生息,不能忘记先祖的功德。
赖氏,源于西周初年,赖氏始祖叔穎,为轩辕黄帝之后,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本姓姬,姬颖被封在赖地(今河南省禹州市),后迁都于今河南息县,故又称赖叔颖。殷商年末,纣王无道,民怨沸腾,武王姬发继承父志,替天行道,兵发西岐,会师于孟津,鹰杨于牧野。伐纣之后,武王念以叔穎有功,乃封其子爵,并赐其驻兵之赖地为食邑,国名为“赖”史称“赖子国”。
叔穎受封立国后,筑城练兵,拓土开疆,教民耕牧,立业安邦,传14世至添公时,历时五百载。春秋后期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七月,楚灵王伐吴时,赖国被楚灭。赖国臣民以国为氏,尊叔穎公为太始祖。
东莞赖氏因躲避战乱,从中原河南、湖北、湖南、韶关,南迁至广州、东莞及粤西地区。赖姓以广东居多,约占全国汉族赖姓总人口的54%,其次是江西占21%。
老河口:孙金福撰写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