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枣阳的由来及传说

(2022-04-05 20:10:34)

湖北枣阳以境内枣阳村而得名。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后周改襄乡曰广昌县。隋初郡废,寻避太子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因枣阳村以为名也”。而枣阳村以昔多酸枣树而得名。

    枣阳历史悠久,周为唐国;西汉置蔡阳县,属南阳郡。初元四年(45年),汉元帝徙封舂陵侯刘仁(汉景帝之后)至南阳郡境内,划原蔡阳县的白水(今吴店镇一带)、上唐(今随县唐县镇)2个乡,重建舂陵侯国(治所在今吴店镇北的古城)。东汉建武五年(29)改舂陵为章陵县,后又分蔡阳县东北地带置襄乡县,同属南阳郡。

枣阳的由来及传说

刘秀故里——枣阳汉城

 

三国魏黄初改为安昌县。南朝宋复为襄乡县。北周改称广昌县。隋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太子杨广讳,改广昌县为枣阳县,以境内枣阳村得名,属舂陵郡。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属随州,宋高宗绍兴十二年(l142年)置枣阳军,为军治。

嘉定年间(1208-1224年)为御金兵而筑土城。元废军设县,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枣阳入宜城,后复置,属襄阳府。明正德七年(1512)改建砖城 (周长2000米、高7米、厚6米,设东西南北四关,城外凿濠,宽33.3米,深2 )

1914年属襄阳道。1949年后属襄阳专区、地区,1983年属襄樊市(今襄阳市)。198818日,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枣阳的由来及传说

枣阳市前湾村——明清古村落

 

    前湾明清时期古民居:位于枣阳东北新市镇东8公里处邱家前湾自然村,古建筑多由大小四合院组成,小的四合院为一进一天井,面积由150200平方米,大的有一进二、三、四天井即复合式四合院,面积有数百平方米。天井中铺有条形青石板和良好的排水系统,主要功能是采光、休闲和晾晒衣物,有的还修有栽种花草的台圃。

这种四合院一般由外内朝门、过厅、天井、正厅、厢房所组成。屋脊由小青瓦覆盖屋面,檐口瓦当和滴水瓦上有的还烧制有福、禄、寿、禧字样及图案。在三间两进、前进正厅三间两厢、半浅天井,上堂横梁也以花卉及戏剧人物为主,前进后堂亦三间两厢。后进三间两厢,也是雕梁画栋。前湾古建筑群里有前湾邱氏人家祖屋,现存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依山就势而建,坐西朝东,长方型排列,共有四排,每排有12个相连的四合院组成,共有房屋300多间。

目前古建筑保存尚好的有邱氏宗祠等30多间老屋,及部分尚立的寨墙、寨门。据考,前湾古建筑建于明朝景泰年间到清朝康熙年间。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国家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枣阳的由来及传说

枣阳市钱岗村——陕山会馆

 

钱岗陕山会馆:位于枣阳市东北新市镇西钱岗小学院内,会馆座北朝南,原有前、后殿及东、西偏房,现仅存后殿及西偏殿,后殿为三间五架抬梁式砖木结构,硬山顶,每间由四根圆柱分隔,三间完全相通,柱下安装鼓形石础。前壁为砖墙,次间上部开格棂窗,前有檐廊,廊枋上绘动物、花草图案,偏房是搭在后殿的东西墙上与其平行盖起的。该馆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年间重修。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