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莞市黄江镇——黄氏宗祠(62)

(2021-04-20 21:35:32)
东莞市黄江镇——黄氏宗祠(62)

2021417日上午,因到东莞市黄江镇办事,午饭后,又寻找到位于东莞市黄江镇鸡啼岗村——黄氏宗祠。

黄氏宗祠地处村中心,与村委会对面,在宝山鸡啼岗广场,一座金鸡雕塑格外抢眼。从广场旁的村道进入村内,保存完好但略显破旧的老建筑似乎隐隐透着它悠久的历史。历经800年风雨的鸡啼岗黄氏宗祠,在东莞黄氏宗祠中属于大型的,面宽五开间,在东莞众多宗祠中也是大型宗祠之一。

东莞市黄江镇——黄氏宗祠(62)

黄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晚期,民国21年(1932年)由黄氏后人重修,2001年再次重修。该宗祠坐北向南,为五开间三进合院式建筑布局,一进间设左右两廊。面阔17.39米,进深35.49米,占地面积617平方米。

东莞市黄江镇——黄氏宗祠(62)

宗祠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山墙,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及滴水;头门两侧设塾台,檐下彩绘壁画,木雕如意斗拱梁架精美细致。该祠对研究明清时期东莞地区祠堂和家族历史具有一定价值。

东莞市黄江镇——黄氏宗祠(62)

70年代前,黄氏宗祠曾作鸡啼岗小学,改革开放初期,宗祠出租作毛织厂所用。200418日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黄氏家族历史和岭南地区明清古建筑史具有较高的价值。除了节庆时间的宴席活动,日常主要是老年人在里面下棋休闲娱乐等。目前黄氏宗祠已经成为村民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东莞市黄江镇——黄氏宗祠(62)

鸡啼岗村黄氏族人的纪念宗祠,几百年来有个不成文的宗规遗训:村里新生儿不论男女一定要到祠堂拜祭先祖,入过祠堂才算鸡啼岗人。每年春节,村里的新生男孩要在祠堂点丁拜祖先,请过开丁酒庆祝才算黄氏人。同时,凡是女孩嫁入村内也一定要拜过黄氏祖先才算是黄家媳妇。现在,每逢新婚添丁等人生大事,村里不少人仍会按老传统在祠堂里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共聚一堂,热闹非常。

东莞市黄江镇——黄氏宗祠(62)

据《黄国故城志》记载,黄国建国创始人为嬴姓伯益长子大廉,建于公元前2148年春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古隆乡。从夏朝2148公元前到春秋战国公元前648年古黄国共存续了一千五百年历史,其黄国国君延续繁衍约50代子民。公元前648年黄国(今河南潢川)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

东莞市黄江镇——黄氏宗祠(62)

据《莞邑姓氏》记载,黄氏在公元前648年,被迫从河南潢川迁至湖北江夏一带,并在那里壮大崛起,江夏堂也成为了流传最广的黄姓堂号。后来黄族又迁居到了福建,而广东黄氏始祖黄居正则是从福建莆田迁到南雄珠玑巷,其后裔黄希圣从南雄珠玑巷迁入东莞,成为了入莞始祖,这便是文叔所提到的东莞黄族一世祖——希圣公。

东莞市黄江镇——黄氏宗祠(62)

黄江镇鸡啼岗村大部分都姓黄,根据黄姓老人介绍,鸡啼岗人的第一代祖先一世祖是河南始兴县的人,由于谋生他去到了福建,但由于一些原因在福建混不下去了,就回到了河南,在河南他一共取了3个老婆,共生了21个儿子。但他后来只留了3个儿子在身边伺候他,其他的18个各自到其他地方去谋生。其中一个儿子他先去到了广州谋生,后来因为在广州混不下去带着家人来到了东莞,接着又迁到了大朗的犀牛坡大冚江分村(以前黄江属大朗地方)。然后,有一天九世祖来到我们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鸡啼岗,看这里风水、地形很好,于是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