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大朗镇——叶氏宗祠(51)

2021年3月3日(星期三)下午,第二次拜访东莞市汽车配件用品行业协会会长邝焕娣,因为离约定还有1小时,我又顺便参观游览位于东莞市大朗镇大井头村——叶氏宗祠。
叶氏宗祠地处居民区,门口一棵大榕树遮天蔽日,把宗祠大门堵的很严实,群屋环绕,村中老人在此养老怡情。宗祠大门两侧,每年都固定贴着同一副大大的对联:“名留密院,威镇军门”。

据了解,叶氏宗祠建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葵酉年1993年重修,宗祠三开三进合院式建筑布局,博古屋脊、简瓦辘灰屋顶、红砂岩石柱和门框、清水砖墙、石门槛。门匾字迹依然清晰,壁画雕龙画凤,色彩鲜艳。清水砖墙、石门槛、红砂岩石柱、博古屋脊,充满着古朴典雅的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古建筑价值。

在叶氏族谱的封面通常放着《始祖叶公像》的画像,他实质上是春秋时楚国贵族沈诸梁,字子高,是楚国左司马沈尹戌之子才能出众,被楚惠王任派到河南南阳叶邑作行政长官。因楚国称县尹为“公”,故称“叶公”。

其实沈诸梁就是成语“叶公好龙”中的“叶公”。叶公是否真的好龙的史实有待考证。不过根据历史记载,叶公治叶邑期间,励精图治,兴水利、劝农桑,组织群众修筑了东、西二陂,蓄水浇田,是有口皆碑的好官。


据史料记载,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十月,当时大朗镇大井头原址还是一片黄麻种植地,被称为“黄麻园”。大朗三叶始祖叶刚(永青)携原配李氏与二子在黄麻园筑庐隐居。永青公是抗元英雄,在强敌面前曾退守大朗养精蓄锐,后来反攻江西失败而战死疆场。

永青公的子孙扎根大朗,大井头、长塘、圣堂叶姓后人皆是他的后代。现在大朗土话中的“陈叶六围”就包括了大井头、圣堂和长塘三地。明朝时,康隆公之七世孙叶恭保从茶山水步头迁居大朗,派衍了佛子凹、松柏朗、佛新等村叶姓。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