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莞市东城区——余氏宗祠。(12)

(2021-02-16 19:38:11)
东莞市东城区——余氏宗祠。(12)

2021214日(大年初三)下午2点,参观位于东莞市余屋村——余氏宗祠。

余氏宗祠门口金光闪闪的两副对联格外引人瞩目,“京国推贤永享曲江庙食、云礽追远聿兴侯领祠堂”意思就是余氏从韶关曲江南迁东莞,余氏有后人在京城做官,并且官至侯爷。

还有一副对联是:“巽水游鱼一派曲江流世泽、乾山拱马千年侯领峙家声”,就是从韶关曲江南迁东莞,正好是东南巽位,千年等一次,余氏后人中进士封侯。

 

余士奇,号嵩岳,东莞余屋人,进士。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由南京户部郎中擢任安徽宁国府知府(相当于地厅级),尊称为“五马诸侯”,建府治,二百年仅构也,寻以此得疾卒。余公遗爱祠,祀在安徽祁门县五里牌。

东莞市东城区——余氏宗祠。(12)

余屋余氏宗祠,史称侯山余氏宗祠,明朝成化八年建成(1472年),祠内供奉着始祖忠襄公余婧及诸位先祖神主,五百四十多年来,祠堂历经社会变迁饱受风雨浸蚀,遭受人为损坏,也屡经维护修缮,保存至今,虽见瓦解木朽,但规模架势依然庄重威严,时时荫护着余氏子孙。

 

时值盛世,侯山余氏枝繁叶茂,安居乐业,不忘感念先祖,2016318日重修余氏宗祠。

东莞市东城区——余氏宗祠。(12)

据宗祠介绍:余氏先世为福建人,五代十国时,迁居韶关的曲江,到了襄公余靖,因豪杰之才,崛起于宋朝,为“四诗”之一,他的文章和政绩,显赫光辉,于是,曲江的余氏,便成为望族,以后,子孙渐渐蓄衍。三世孙名嗣昌,字之才,开始迁居东莞的紫泥巷,居住了四代,有叫德新的,再迁东莞的侯山,子孙比曲江更为盛大,这是襄公的遗下的福泽继承延续。

东莞市东城区——余氏宗祠。(12)

余氏宗祠长53米,宽17.4米,总面积约922平方米。红石青砖构筑,分四进,整个建筑物保存完好。碑刻"余氏祠堂记"一块,为明朝弘治元年(1488)所刻,是进士中宪大夫、户部尚书郎陈嘉言撰文并书篆的。正门横匾书"余氏宗祠",第二进有一木匾,正面书"风采流芳",背面书"两朝良弼",为浦江阮尚忠题。该碑记述余氏家族从宋到明南迁东莞定居的过程。为研究东城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东莞市东城区——余氏宗祠。(12)

东莞市东城区——余氏宗祠。(12)


东莞市东城区——余氏宗祠。(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