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北襄阳:襄阳县学宫大成殿

(2018-10-27 21:41:39)
                                      湖北襄阳:襄阳县学宫大成殿

           襄阳市原襄阳县学宫大成殿

 

襄阳学宫大成殿位于襄阳城西北隅积仓街老五中校内的大成殿是道光二年重建的,它是襄阳城内至今最高、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建筑,对于具有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襄阳来说,是最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


 

    走进位于襄阳城西北隅积仓街的老五中,跨过其标志性建筑——状元桥,再穿过杏坛,就是古代供奉孔子神位的地方——原襄阳县学宫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了。现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大成殿,朴素、典雅、庄重,与殿外郁郁葱葱的大树相得益彰,与一墙之隔、高大宏伟的昭明台遥相辉映。 

 

湖北襄阳:襄阳县学宫大成殿

襄阳市原襄阳县学宫大成殿

 

大成殿是原襄阳县学宫生员们祭拜孔子的地方,现在辟为襄阳五中校史陈列馆,由襄阳五中退休历史教师李治和负责照管。

 

    目前的大成殿虽历经风雨,仍然巍峨奇伟,气象庄严。殿为五开间,面阔17.8米,进深11米,重檐飞翘,斗拱交错,红墙黄瓦,雕梁画栋。 

 

  殿下砌1米高台阶,台下铺陈明时孔庙遗留的“二龙戏珠”石雕板。李治和认为,这“二龙戏珠”石雕板是明代襄阳县学宫的一部分。石雕板2.2米长,1.4米高,板上两龙飞翔,争戏一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明代雕画特点。 

 

                                            湖北襄阳:襄阳县学宫大成殿

        襄阳市原襄阳县学宫大成殿

 

     殿基下两侧各有一块一人多高的石碑:一块是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碑(应是孔子赞),二是年款不清的颜子赞。可惜年深日久,均已字迹泯灭,但苍老古朴,令人肃然起敬。 

 

  襄阳县学起于唐朝,唐末襄阳名人皮日休在其著文《襄州孔子庙学记》中,就描绘过古代襄阳学校的风采。唐代时县学建在城外,北宋迁到城内。后屡废屡兴,明末又毁于战乱。清时襄阳县学宫五次重修,原先建筑很多,现仅存大成殿和泮池。现存的大成殿,是道光二年(1822年)重建的。 

 

   1991年,襄阳对大成殿进行了换梁换瓦,使大成殿摆脱了将要倒塌的厄运,复原殿前大门结构。至今,大成殿一直得到完好保存。1992年大成殿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北襄阳:襄阳县学宫大成殿

2016710日,6名近期过生日的女孩在湖北襄阳五中实验中学大成殿举行汉服女子成人礼。宾客入殿。

 

大成殿前80米处的泮池也开凿于道光二年,池呈半圆状,其半径约10米,池上架一拱桥,俗称“状元桥”。据《襄樊市教育志》统计,由唐至清,襄阳考取的进士有75人。正是因为襄阳古代有完备的学宫和完善的学制,所以明朝出了任亨泰,清朝出了单懋谦。任亨泰于明洪武年间夺得进士第一(状元);单懋谦于清同治十一年,拜文渊阁大学士,是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元老。 

 

    古时,襄阳城内不仅有县学宫,还有府学宫。如今府学宫已荡然无存,作为襄阳传统尊师重教见证的县学宫大成殿,有幸成为历史遗迹保存下来,它是襄阳古代教育史的宝贵遗产。

       襄阳政府网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