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中国核工业科学家——杨青巍

参加和负责过HL-1、HL-1M和HL-2A装置的研制、实验等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托卡马克物理实验、高温等离子体诊断;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及诊断研制。在诊断研制上,先后参加了软X射线、硬X射线探测,等离子体磁面反演,及朗缪尔探针研制工作;并负责HL-1M和HL-2A装置上电磁探针系统的研制及实验探测工作。

在物理实验及研究上,主要从事等离子体宏观MHD不稳定性的研究、等离子体湍流扰动及输运研究、托卡马克器壁锻炼、等离子体平衡等工作。同时,负责HL-2A托卡马克放电运行指挥等。
前后入选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111人才工程” 和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并被评为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中国ITER NFM采购包的责任工程师。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HL-1M、HL-2A装置上负责电磁诊断系统的研制实验,并在HL-2A装置上协助主持实验的实施。
2006年10月22日,杨青巍教授在第21届世界聚变能大会上,代表中国第一个作题为《HL-2A试验结果综述》的综述报告,向世界各国的核聚变专家展示最近两年来西物院该实验的最新成果。
据了解,作为ITER的成员之一,中国将在此项目中担任百分之十的部件制造。专家认为,中国加入ITER计划之后,将平等的享有该计划前期的背景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