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税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7-09-04 00:08:02)
标签:
财经 |
分类: 原创作品-税收 |
近年来XXX分局在组织税收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欠税企业的户数及金额也逐渐增加。部分企业欠税时间长,追缴难度增加,极有可能转变为陈欠、死欠。不但造成税款流失,而且由欠税进而产生的催报催缴工作成了税源部门的一大包袱。占用了税收管理员大量的精力,浪费了大量本可以用来加强后续管理的工作时间。鉴于此,如何清缴陈欠,减少新欠是一项必须面对的课题。笔者从基层税管员的角度,对欠税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办法。
(一)从欠税发生的时间来看。尚存陈年(年)欠税户,金额,,.元,今年新欠企业户,金额,,.元;
(二)分增值税纳税人看,其中户企业是一般纳税人,欠税,,.元;小规模户,欠税,,.元;
(三)分税种看。企业所得税欠税户数户,欠税金额达,.元,其中往年欠税户,金额,.元,今年新欠户,金额,.元;增值税欠税户,总金额,,.元(往年欠款户,金额,,.元,今年新欠户,金额,,.元),剩下户企业是文化建设费欠费,合计,.元。
(四)从欠税金额看。欠税万元以上企业有户,金额总计,,.元,其中XX有限公司欠税金额高达,,.元。万元以上欠款企业户,金额,,.元,下表是欠税金额前名企业的基本情况(略)。
(五)分经济性质看。欠税企业中个体户占户,金额,.元占总金额的.%,剩下的企业包括独资企业,港澳台商企业共占户,欠税总金额元。
(六)分行业看。户欠税企业中,零售批发企业户,欠税,,.元;服务代理及广告业户,欠税金额,.元;制造业户,欠税金额,,.元;其他行业户,总计,.元
(一)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企业的欠税是造成死欠情况的主要因素。这部分企业由于前期经营良好,纳税信誉也是良好的,由于在进行大规模的扩张时造成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进而被法院查封。这样的欠税往往并无前兆。事后税务机关又难以全面系统掌握破产企业在清算过程中全部资产的处理情况,虽然税务机关有权参与破产清算领导小组,但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全程参与破产企业全部债权债务以及大额资产的处理。很容易造成部分税款的流失。XX市XX有限公司是AA市XX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由于年母公司资金链断裂造成该公司欠税
(二)企业欠税成本根本不足以对其起到震慑作用。目前税务机关对企业欠税的处理措施主要是催缴、征收滞纳金。按照征管法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计算年利率为%左右,比部分行业(房地产等)的社会融资成本还低。滞纳金的征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因此有部分欠税企业明明有能力按期足额缴纳税款却偏要欠税。例如,XX市BB有限公司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这几年房地产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仍然不断产生新欠。税务机关也只能征收滞纳金、进行欠税公告,除此并无其他足以令企业不敢不断产生欠税的措施。
(三)部分欠税是由于非主管原因造成的。一是部分新办企业,在网络进行申报完毕后,以为成功上传申报表即可,而没有及时去点击“我要缴税”;二是部分企业忘记足额存款进入缴税账户;三是。这部分企业可以通过逐户辅导的办法及时清缴并尽量避免欠税行为的发生。
(四)充分发挥欠税公告在欠税追缴中的作用。欠税公告是税务部门对欠税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措施,但是必须辅助其他措施,来强化欠税公告的作用。笔者认为欠税公告的目的是为了将企业的欠税行为公之于众,让强大的社会压力来督促企业主及时缴纳。但是当部分企业主根本不在乎这些信誉的时后,公告的作用已然不大。只有将公告与银行贷款、企业购置或者出售大额资产、股东证券资金账户关联起来,让欠税企业在社会上难以为继时,方能起到震慑作用。例如,XX市BB有限公司被公告多次,并没有主动避免产生欠税的诚意。
(五)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现金净流出是产生欠税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下行通道,相当多的企业营业收入减少,但是企业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却是一直居高不下,加上XX的房价、租金一直上涨。企业的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一些经营不善企业的营运资金不能满足正常的企业经营运转,货款又不能及时收回,从而产生大量欠税。笔者认为这类问题是多数欠税企业的共性问题。相信这部分企业一旦资金得到缓解,一般会及时清缴税。应该注意的是,我们也应防止企业突然清盘造成我们措手不及。因此应及时跟踪企业的经营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来监控企业的经营状况,这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可以允许企业分期缴纳。
(六)企业接受失控发票后进行进项税额转出造成欠税金额大增。XXBB有限公司由于取得的进项发票失控,该局按规定做进项转出后产生大额欠税。该公司现已被列为非正常户,对其开出的相应的销项发票做疑点发票发函至下游税务机关核查处理。但企业已无力清缴税款。目前,我们尚可以联系到企业的财务人员,企业法人却是一直避而不见,也无清欠计划。建议将该企业的相应销项发票做失控处理。否则,极有可能造成死欠。
(七)部分企业故意欠税。这部分企业有能力支付税款,但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拒不缴纳税款。笔者认为这类企业的欠税性质严重,有些可以说是恶意的。对此,例如XX市CC发展有限公司
(八)征收管理工作中没有做到及时跟踪细致也是欠税产生的原因之一。税收管理员没有定时跟踪企业申报进度及欠税情况,没有在申报期内督促企业清缴税款,坐等征收期结束进而造成欠税。如果能及时跟踪到位,有部分不知如何扣税或者忘记存款进扣税账户的企业就有可能不会欠税。
四、大力清缴欠税的措施及建议。
(一)大力宣传欠税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应该告知其造成欠税的严重后果。让他们明白欠税不仅侵害国家利益,造成不公平竞争,而且也有损自身诚信。措施主要有,一是通过网站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广而告之;二是对新办企业应逐户面对面进行告知;三是对存量企业应该通过短息平台发送欠税规定;四是对造成初次欠税企业应约谈企业财务主管;五是对欠税次以上的企业应约谈其法定代表;对税务人员,应加强培训,定时组织税务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税务收征收管理法》等法规,了解欠税公告的规定,采取有理、有利、有节到的办法促进纳税人主动缴纳欠税,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二)实行追缴欠税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度。根据“谁的管户谁跟踪落实”的原则。定期按照税管员通报其欠税率,对采取措施不到位,欠税率超过平均指标的进行批评教育。将欠税管理与税务人员的考评联系起来。这样可以随时监控欠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保证税务机关能够及时准确掌握欠税企业信息,要求欠税企业制定适当的还款计划;对有欠税企业严格纳税人信誉等级评定工作。
(三)认真记好清缴欠税工作台账。欠税工作有长期性、连续性等特点。而企业财务人员与税收管理员有不断变换的可能。因此,如何将欠税工作有条不紊、不漏逐户欠税企业的确认、登记和统计等基础工作。在管理过程中,做到逐户上门送达《关于纳税人欠缴税款(滞纳金)事项的告知书》,夯实欠税统计数据;加强欠税调查分析,有效指导清欠工作。
(五)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探索出清缴欠税的新措施新办法。一是进一步发挥欠税公告的重要作用。定期对欠税企业进行公告。二是不断深入企业了解资产和资金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清欠计划,加大欠税管理和催缴工作力度;三是充分运用其他税收征管措施,将欠税公告与银行贷款、企业购置或者出售大额资产、股东证券资金账户关联起来,让欠税企业在社会上难以为继时,方能起到震慑作用。
(六)对破产企业措施。在整个工作流程中,主管税务所负责完成破产企业纳税清算、欠税管理工作,保证欠缴税款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入库。
(八)税务机关内部应提高工作效率,摒除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配合,在税务机关外部,一是定期与地税比对税种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向工商部门了解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否注册有新公司、三是及时向银行办理查询账号手续,了解欠税企业的经营、资金等情况。
(九)摸清情况,各个击破。税务部门加强纳税申报审核,降低欠税率通过信息化从技术上保证及时掌握纳税人缴纳、入库整个流程的信息情况,随时跟踪纳税人申报、缴库情况,对于没有及时到库的税款,要立即催缴、追查,有效防止新欠的产生。税务部门通过加强纳税申报审核、推行欠税催缴制度、加大清缴欠税力度、强化强制执行等措施,严格控制新欠,积极清理陈欠,切实加强欠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