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升入三年级,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加之我从来没有教过,于是倍感压力。怀着忐忑的心情上了第一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虽然提前做足准备,但效果一般般。
反思如下:
优点:1.品味词语,加深理解。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2.创设情境,强化情感。教学快要结束时,我大胆创设了一个情境:“如果我们就是窗外的一只蝴蝶、一只小猴、一只小鸟、一朵花,我们会怎样想呢?”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了兴趣,保持了学生注意力,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缺点:1.备课还是不够仔细,教学环节设计不够紧凑。2.对这篇课文自己没有深入理解,很容易受优教通上课件影响,课堂设计的问题有优教通上有自己想的,乱七八糟的。
今后上课要有主心骨,认真思考,注意取舍。
前一篇:关于整本书阅读
后一篇:《花的学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