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及目标 |
领域 |
类别 |
年级 |
内容 |
目标 |
数与代数 |
数的认识 |
一上 |
①1-5的认识 |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
一上 |
②6-10的认识 |
2.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参见例1)。 |
一上 |
③11-20各数的认识 |
3.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参见例2)。 |
一下 |
100以内数的认识 |
4. 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参见例3)。 |
二下 |
万以内数的认识 |
5.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 |
三上 |
分数的初步认识 |
6.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
三下 |
小数的初步认识 |
7.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参见例4)。 |
数的运算 |
一上 |
①1-5的加减法 |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参见例5)。 |
一上 |
②6-10的加减法 |
2. 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
一上 |
③20以内的进位加法 |
3.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
一下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
4.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
一下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 |
5. 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
二上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6.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会解释估算的过程(参见例6)。 |
二上 |
表内乘法(一)(二) |
7.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
二下 |
表内除法(一)(二) |
8.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参见例7)。 |
|
有余数的除法 |
|
二下 |
混合运算(加减乘除两步) |
|
三上 |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二) |
|
三上 |
倍的认识 多位数乘一位数 |
|
三下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
|
三下 |
两位数乘两位数 |
|
常见的量 |
一上 |
认识钟表(整时) |
1. 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参见例8) |
一下 |
认识人民币 |
2.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
二上 |
认识时间 |
3.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
|
|
4. 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三上 |
时分秒 |
5.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
三下 |
年月日 |
|
探索规律 |
一下 |
找规律 |
探索简单的变化规律(参见例9,例10)。 |
二上 |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1) |
二下 |
数学广角(逻辑推理1) |
三上 |
数学广角(集合) |
三下 |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2) |
|
|
|
|
|
图形与几何 |
图形的认识 |
一上 |
认识立体图形 |
1. 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
一下 |
认识平面图形 |
2. 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参见例11)。 |
二上 |
角的初步认识 |
3.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简单图形。 |
三上 |
长方形和正方形 |
4.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
|
|
5.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
|
|
6.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
|
|
7.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参见例21)。 |
测量 |
二上 |
长度单位 |
1.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
二下 |
克和千克 |
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参见例12)。 |
三上 |
测量 |
3.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
三下 |
面积 |
4. 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参见例1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
|
|
5.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
|
|
6.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参见例14)。 |
图形的运动 |
二下 |
图形的运动(一) |
1. 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参见例15)。 |
|
|
2. 能辨认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参见例16)。 |
|
|
3.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
图形与位置 |
一上 |
位置 |
1. 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
三下 |
位置与方向 |
2. 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参见例17) |
统计与概率 |
|
一下 |
分类与整理 |
1.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参见例18)。 |
|
二下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2.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参见例19)。 |
|
三下 |
复式统计表 |
3.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参见例20)。 |
综合与实践 |
|
一上 |
数学乐园 |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
|
一下 |
摆一摆想一想 |
2.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
|
二上 |
量一量比一比 |
3.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
|
二下 |
小小设计师 |
(参见例21,例22,例23) |
|
三上 |
数字编码 |
|
|
三下 |
我们的校园 |
|
|
三下 |
制作活动日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