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丰润小学数学交流
丰润小学数学交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2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

(2016-08-30 15:40:57)
分类: 专题培训


第一单元 准备课

一、目标及解读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解析:此目标是在数数活动中教师了解学生的数数水平和数数的基本方法。对学生数数情况的了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一一对应的点数的方法;二是说出计数的结果。],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解析:教师指导学生数数时基本方法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在书上数时用笔点着数,或用笔做记号以保证不重不漏。]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

含义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

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解析:此目标是在了解学生的比较物体

多少的方法后,教给学生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使学生逐步养成

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单元知识点及评价建议

单元知识点

评价建议

1、数一数

(教科书2-5页)

能正确数10以内的数。可能有以下几种题型:

1图中的数量和相等的数字相连,或图中的数量和相同的圆点相连。

2看数涂色。数字是几就涂几个图形。

2、比多少

(教科书6-7页)

会正确比较物体的多少。可能有如下题型:

1、画一画。

例如:画 ,比 多。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 

--------------------------------------------

2、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的第三题,和第8页的3、

4题

3、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多的和少的。

例如:在多的后面画 ,少的后面画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 )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 )

 

 


 

第二单元 位置

一、目标及解析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

”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解析:让学生知道在一

条直线上的两个物体之间具有相对的位置关系,常用三组相对的方位

“上、下”“前、后”“左、右”表示。这三组方位词具有相对性,

即与“上”相对的是“下”,与“前”相对的是“后”,与“左”相对

的是“右”。】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二、单元知识点及评价建议

单元知识点

评价建议

1、上、下、前、后

(教科书第9页)

能正确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例如:例题主题图的形式,让你说出谁在谁的哪一面。还有可能给你九宫格的图,说出谁在谁的哪一面。

2、 左、右

(教科书第10页)

能正确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在学习数数以后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有可能和数数、序数的知识连在一起考查。例如:

 

1)从左边数,第( )个和第( )个是

2) 的右边有( )个图形,左边有( )个图形。

3)把左边的3个图形圈起来。把从右边数第3个图形圈起来。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目标及解析

1、能够正确认、读、写5以内各数,注意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注意书写工整。【解析:此目标是让学生认识、会读、会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1~5各数。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书写要工整。】

2、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解析:熟练掌握2~5各数的分解与合成】

3、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解析:此目标要求学生认识符号“>”“<”“=”,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

4、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解析:知道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解析:学会5以内加减法的方法。例如:数的合成及分解,接着数或倒着数的方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6、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知识点及评价建议

单元知识点

评价建议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5的认识

(教科书14~16页)

能熟练地数出5以内的数,能认、读、写5以内的数。可能出现的题型有:

1、看图写数或圈数字。

2、图中的数量和相等的数字相连,或图中的数量和相同的圆点相连。

3、看数涂色。数字是几就涂几个图形

比大小

(教科书17页)

能用“>”“<”“=”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可能出现的题型是:

1、看图写数并比较大小(课本17页做一做1)

2、给两个数直接比较,填“>”“<”“=”。例如:5○2

第几(教科书20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理解序数的含义,会区分几个(基数含义)和第几个(序数含义)。有可能和数数、位置的知识联系起来考查。例如: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1)从左边数,第(  )个和第(   )个是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2)    的右边有(   )个图形,左边有(   )个图形。

3)把左边的3个图形圈起来。把从右边数第3个图形圈起来。

分与合(教科书21~22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能正确填写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合成。如:           

 

加法(教科书24~25页)

能理解加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并能根据提供的简单情境,解决图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会看图列式计算。

减法(教科书26~27页)

能理解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熟练地进行5以内数的减法计算,并能根据提供的简单情境,解决图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会看图列式计算。

 

0的认识和加减法

0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科书30页)

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也没有,或者表示从0开始。考查形式可能是:1、看图写数或连线。

2、看着直尺填数。1的前面填几。

会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考查形式可能是:

1、看图列式计算。

2、口算。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一、目标及解析

1、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解析:此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区分、判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解析:此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能够正确数出一组图形中各立体图形的个数。】

3、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二、单元知识点及评价建议

单元知识点

评价建议

认识图形(教科书第34页)

在一组立体图形中,能辨认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图形的拼搭(教科书第35~36页)

能根据提供的直观情境图,正确地分辨某一图形是由哪些几何体组成的。考查形式可能是:一组

拼搭的图形,数出立体图形各有几个。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目标及解析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解析:会正确地数数,读写6~10各数。】

2、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解析:会用“>”“<”“=”比较6~10各数】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解析:此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二、单元知识点及评价建议

单元知识点

评价建议

6、7的认识

6、7的认识

(39~40页)

能正确读写6、7,会比较大小,知道数的顺序。考查形式可能是:

1、按顺序填数。

2、看图写数或看数涂色。

数的组成

(41页)

能正确填写6、7的组成和分解。考查形式可能是填空。

6、7的加减法

(42页)

能正确计算6、7的加减法,会看图列式计算(一图四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

解决问题

(46、47页)

能正确解决带有大括号的加减法问题。会看图列式计算。

8、9的认识

8、9的认识

(50、51页)

能正确读写8、9,会比较大小,知道数的顺序。考查形式可能是:

1、按顺序填数。

2、看图写数或看数涂色。

8、9的组成

(52页)

能正确填写8、9的组成和分解。考查形式可能是填空。

8、9的加减法

(53页)

能正确计算8、9的加减法,会看图列式计算(一图四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

解决问题

(57页)

能根据图中的文字信息选择正确的信息解决问题。考查形式(57页例题)

10的认识

10的认识和组成(59、60页)

能正确读写10,会比较大小,知道数的顺序。能正确填写10的组成和分解。考查形式可能是:

1、按顺序填数。

2、看图写数或看数涂色。

3、连线,哪两个数合起来是10连在一起。

10的加减法

(61页)

能正确计算有关10的加减法,会看图列式计算(一图四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一图三式,一个加法,两个减法。)

连加连减

(65页)

能根据主题图正确列出连加连减算式,并能正确计算。考查形式主要就是看图列式计算。

加减混合

(67页)

能根据主题图正确列出连加减混合算式,并能正确计算。考查形式主要就是看图列式计算。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一、目标及解析

1、认识11~20各数,能够正确、有序地读写各数【解析:此目标是要求学生会认、会读、会写20以内各数,知道它们的顺序。】

2、认识个位和十位,初步认识十进制,初步认识位值制以及初步体验位值制的作用【解析:此目标是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位值制即十进制计数法。知道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即: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知道同一个数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意义不同。】

3、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解析:此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加减法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称。在加法中分别为加数、加数、和;在减法中分别为被减数、减数、差。】,能够计算简单的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初步感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规律。

4、能够在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中继续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检验回顾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之间有几个”的问题【解析:此目标要求学生会画图,会数出“之间有几个”就行。】,为理解“植树模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5、能够初步了解加法算式与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二、单元知识点及评价建议

单元知识点

评价建议

数数、读数(例1)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能正确地数数、读写各数,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认识个位和十位。考查形式可能有: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1、看图写数。

 

(    

看小棒图,计数器写数。

2、按顺序填数

①( )、( )11、( )、13、( )

②( )、( )、( )12、10、( )

③看着直尺填数。

3、比较大小,填“>”“<”“=”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目标解析及评价建议12    14    15  15  18   16

4、填一填

1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  )。

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9,这个数是(  )。

13的“3”在(  )位上,表示|(  )个(  ),“1”在(  )位上,表示(  )个( )。

顺序和大小(例2)

写数、个位和十位(例3)

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例4)

会计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考查形式可能是:

1、直接写得数。

2、看图写算式,一图四式(两个加法,两个减法)或一图三式(一个加法,两个减法)

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例5)

能正确说出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考查形式可能是:

填空:

两个加数都是4,和是(  )。

被减数是10,减数是4,差是( )。

解决问题(例6)

学生能够用数数的方法解决“之间有几个”的问题。主要以填空,选择的方式考查。


第七单元认识钟表

一、目标及解析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解析:会认钟面和电子表两种表上的整时,会用数字加汉字和数字两种形式书写整时,例如:8时或8:00】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单元知识点及评价建议

单元知识点

评价建议

认识整时(教科书第84页)

正确地认识整时和记录整时,能够较灵活地解决有关整时的问题。考查形式可能有:

1、连线(给出钟面,和时间相连)

2、看着钟面写时间。

3、根据时间在钟面上画出时针或分针。


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目标及解析

1、知道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方法【解析: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两种)、接着数的方法。】,能熟练、准确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学会用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解析:让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例5主要体现解决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寻找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或者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例6主要是利用画图的策略解决“求原数”(逆向加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单元知识点及评价建议

单元知识点

评价建议

口算

 

 

9加几

(例1)

掌握“凑十”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可能出现的题型是:

1、直接写得数。

2、圈一圈,算一算(教科书第91页做一做1)

3、看图列式计算(教科书第92页做一做3)

8、7、6加几

(例2、例3)

5、4、3、2加几

(例4)

解决问题(例5、例6)

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并解决问题、面对复杂问题时能采用画图的策略帮助自己理解题意并解决问题。主要的考查形式就是看图列式计算,从图中收集信息,选择正确的运算解决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