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反思
建城镇中心小学
苏燕霞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读写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节知识。学生对小数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在教师的点拨、带动下,通过上一节课的内容《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学习和理解下,为学生系统理解小数的意义及为小数的读写法打下重要的基础。在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一、自主入学,把同学们已学过的知识通过旧知识的迁移,为新课作铺垫。
1、利用开火车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题简单化,学生易懂易做。
二、利用“学案导学,导学合一”的教学模式。
它是由“引学、自学、互学、精学、固学”五个环节构成,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收获到快乐。我们知道教学的五个环节,关注学生与教师的导学探究,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并能当堂训练。还在课后有小结合评价。(谈收获与疑惑),以自学为主,教师作引导。
三、注重了学生读数学的教法。
在教学中,我能让学生分清整数的读法和写法与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这时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明确它们两者的区别,尤其是对“0”的读法和写法,对此进行强调。
四、注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我设计了一些题目帮助学生辨析,并让学生把自己的读数和写数的方法,介绍其他同学,其实就是对学生归纳能力方面的训练。
这节课也存在以下的问题:
1、写小数与读小数未能完全相互参照。
2、对小数点的写法,学生有时会写成“。”或“、”,未能写成“.”。这一点要强调。
3、备课时应要从学生的角度更加深入,而不应以成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