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岿山

标签:
游记我的驴行漫记旅游 |
又有好久没有参加户外爬山活动了,看到烟台梧桐户外周末组织穿越岿山活动,而且瞬间就报满,我也跟着报名参加成为排在报名表中的最后一名,听说位于烟台市牟平区玉林店镇磨王格庄村西北的岿山,尽管主峰海拔仅有455米,不算太高,可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状态,许多户外没曾组织过攀爬岿山的活动,很多驴友也没有征服过,所以才瞬时集聚起51人参加。

自从清明假期浙江永嘉十二峰未能完成穿越后,总在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还能否适应高强度的爬山穿越活动,看着户外群里发出活动帖子心里总是痒痒的。况且梧桐户外组织岿山的爬山活动,是条从未挑战征服过的穿越线路,而且,同时安排两条线路(既有挑战式的穿越线路,也有休闲式的旅游线路)来适应不同人群便报名参加。


2025年6月7日(周六)的早晨,不知是天气炎热,还是心中有点紧张的缘故,头天晚上出现失眠导致睡眠不足,早晨起来后精神状态不佳,既然报了名就硬着头皮赶到体育公园站点等车参加活动。当登上满载驴友的大巴车,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虽说参加活动次数不多,可就这近十次活动也认识了许多资深的驴友,乘车直到到达牟平的岿山脚下还在犹豫是否跟着强驴们穿越爬悬崖,可到达山脚后便又随着众多驴友走上了穿越路线。

岿山为牟平区境内最高峰,不仅风景美丽,还颇有文化底蕴,据说岿山的山体险峻,以天然石雕群著称,当地的《宁海州志》曾记载,山的南麓有鹰嘴石,山阳曾建有岿山庵,清代文人将其核心景观归纳为“龙蟠石、虎蹲石、白云居”等八景,2025年4月举办的岿山非遗文化展暨登山活动,通过非遗文化展示、京剧演出等形式强化文旅融合定位,山域内的山顶建有电视塔,成为岿山的标志,山脚下的登山线路串联嵎峡河村红色研学基地与杨子荣纪念馆,形成“文化体验+登山健身”的复合型游览模式。


进入岿山景区的大门后,在熟悉的驴友们带动下放弃景区的盘山公路而穿越于丛林中,在年轻领队带领下的第一个突然拔高就累得不轻,尽管岿山的主峰不到五百米,可山体险峻,丛林茂密,野路爬山颇为艰难,可通过艰苦跋涉,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地爬到山顶的电视塔附近时,与沿着景区盘山路悠然地登山队伍不期而遇,他们看着我们的狼狈样不尽破涕为笑,真是一群为登山而不顾的傻子。

到达山顶后便顺着路旁的一条小路走上穿越线路,一路上植被茂密得不透风,在穿行过程中前面有位女驴友要求我给她拍摄一段行走的背影视频,我认真地用手机拍摄,并快速地随着她跟拍,由于她行走的比较快让我有点跟不上,更要命的是我紧张地从手机视频中看路行走,感觉头晕有点像晕车,又跟了一会简直要摔倒,只好背靠大树缓一下,后面上来的人听说后笑着对我说,跟拍不能从手机视频中看路,否则会头晕的犹如晕车一样,接受教训以后要注意。

当沿着岩石攀爬上一个山顶,观看四周皆是以天然石雕群而著称的山势,其它几面都是深不见底的峭壁,据说此处就是闻名的百丈崖,如何通过用绳索下到谷底,大家议论纷纷,一众强驴们热烈地讨论着如何从百丈崖顺着绳子下到山脚,反映出这些资深驴友们也没有走过这条线路,受到刚才头晕事的影响,对穿越没有太多信心,我较早就曾向领队说明过只要动绳子爬悬崖搞索降就设法退出,尤其在众驴友们从未走过的线路更是如此,见我有原路返回的想法时,其中有三位与我年龄相仿的驴友愿意跟着我顺着原路穿过丛林返回到爬山起点,说实话带领这几个人顺原路返回也是有点难度,线路上没有户外组织悬挂的红布条做指示标志,地面上的杂草生长得又茂密,走着走着就有些迷路,看着大家伙有点着急和慌张,只能在树丛里寻找踩过的路,再加上点回忆寻找标志性的树木,最后终于走出丛林来到盘山路上,看到几个人对我说话的态度可感觉到他们的谢意。


在盘山路的拐弯处的大树下吃着携带的午饭,距离约定的下山时间还早相对比较宽松,我们几个人悠闲地边吃边聊,相互交流着参加户外活动的感受,对那些愿意攀爬悬崖寻求刺激的驴友们表示不能理解,由此可以划定我们是热爱户外徒步的人。


当回到集合点登上大巴车的瞬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大巴车来到指定地点接上从百丈崖下来的人,听他们说也分成几个队伍运用不同方式下山,既有通过绳索从百米高的悬崖下来,也有通过岩石大坡下来的,无论怎样都安全顺利完成岿山穿越任务,这次是今年第四次参加梧桐户外组织的活动,自去年以来第十次参加梧桐户外活动,在此感谢梧桐领队策划的线路和活动,感谢所有驴友的陪伴,在返程的车上还在考虑今后是否还继续跟着户外去爬山?顺其自然吧。
(写于2025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