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七星台

(2022-09-11 15:22:32)
标签:

游记

我的驴行漫记

旅游

穿越七星台

在济南的户外圈里有条标志性的穿越线路,这条线路穿越济南的章丘、历城和泰安、莱芜四县市,自从2014年初开始跟随三人行户外组织的短线穿越活动以来,逐渐开始适应与陌生人相处,解决了只身穿越的安全和交通等问题。又是一个不回家探亲的周末,提前在三人行户外网站上报名参加活动,驴头依然是前不久跟随穿越莲台山赏梨花的潘依然。

穿越七星台

2014413日(周日),早晨吃过早饭乘坐15路公交车按时赶到省体中心,与大群的户外活动驴友们一道分别等待各自线路的大巴车,随着大巴车停靠路边,车门打开后领队高声发出户外名和活动线路招揽着穿戴整齐户外服装背着登山包的驴友们依次上车,由于是短线活动不用对号入座,有很多熟识的驴友上车后相互打着招呼,各自安排好登山包后根据自己的意愿随便就坐,此时就是结识陌生人的开始,同座之间开始攀谈相互认识,我作为刚参加集体活动的新驴友逐渐在适应,这也可能是普通人参加集体户外活动的一个误区,有的人是无法逾越的误区,导致单位里有许多异地工作的同事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的缘由吧。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随着车辆启动驶出城市进入郊外,年轻的驴头潘依然(我一直尊称他为队长),一个清瘦高个子面肤白皙的小伙子站在大巴车过道的前端一手拿麦克风一手拿着报名单开始依次点名,车上的人默默地听着报出的网名,又根据应答声看着其面貌,就此对参加活动的人有个初步的了解,领队还介绍此次线路的基本情况和注意事项,随后就有助手(副领队、收队什么的)一起从前到后收取此次活动的费用,说起这点费用(具体是车费领队费什么的)都是廖廖的,大家都能接受。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车上有位中年妇女带着一只小泰迪宠物狗去爬山穿越,这是第一次看到带着宠物参加活动的,通过她与领队和一些驴友之间打招呼反映出是户外活动的资深驴友,随后便以她为中心聚集起一些人讨论户外的话题,据说她是当地一家划船俱乐部的负责人,每当夏天的酷暑时期就在水库或者湖水中组织划船活动,也欢迎大家伙的加入,这人不仅带着宠物爬山,还顺便做了广告,只是我对此没有兴趣。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大巴车到达穿越线路的起点,这个起点不像是景区的入口,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路边停下车,驴友们按照驴头的要求依次下车,根据提示下了公路走下一个和缓的山坡,到达谷地看到旁边是个索道站,据说是景区的游客乘坐索道车越过山谷,进入七星台景区,而我们是驴友,自然不会走正门,更不会买门票,是由这条驴道进入景区。听领队说景区分成东线、西线和南线,三线围成ㄇ型,将各个景点串连起来。领队带我们由索道站西侧越过女儿墙的垛口,沿陡坡下探至深谷的岳滋村,接着由山谷的南侧陡坡连续拔高,攀爬而上,就这一下一上,给人们一个下马威,让人们耗费了力气,等爬上陡坡,早已气喘吁吁,汗如雨下,时值春夏之交,穿什么衣服的都有,只有这个时候开始脱衣服了,甚至有人钻进村子里简易茅房脱秋裤,登上山坡后看到索道站的南岸,也就算进入景区的东岭山,这也就是我们穿越的起点。

穿越七星台

在山间的森林中沿着林间小路行走,翻过一道稍高的山梁,看到一段低矮的石墙,这些石墙早已看不出墙来,只能说是一条石头堆而已,基本上是简单地将大量石头堆在一起,形成一堵低矮的石墙,犹如一条细长的蛇,蜿蜒于密林间,据说这就是著名的齐长城遗址,在山坡上稀稀落落地几颗桃树盛开着桃花,给山坡平添几分色彩。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离开齐长城处遗址,走上了景区的南线,沿齐长城下坡,眼前看到一座横跨在两山之间的白色大桥,据说这就是鹊桥,桥长300米,高70米,宽约3米,两头为两个门状桥桩,形制完全相同,内外都有对联。外面的对联是:北斗耀星空,普照七星锦绣;银河渡鹊桥,缔结人家情缘。内部的对联是:织女牛郎,阅尽七星春色去;卧龙雏凤,借得银河鹊桥来。这座鹊桥架的中间是一条幽深的峡谷,采用斜拉索吊桥设计,宏伟而壮观,从桥上看两侧山坡盛开着大片的金黄色的连翘花,桥中间处的桥面相对较软,人走在上面,似有颤动的感觉,令人惊心动魄,不知这座桥何时修建,目的又为何?只是吸引许多年轻人来这里打卡,寻找心颤的感觉。在队长的倡议下,全体人员组队在此拍摄合影,潘队长不仅在中间位置,甚至还要横卧在中间,而且是经常如此,真是年轻人有朝气。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在鹊桥西头,建有一个高于桥面的平台,台边立有景点提示牌,得知此处也是一个景点,名叫“拦马摇”。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途径此地,被深谷阻拦,意气风发的李世民毫无畏惧,策马扬鞭,战马腾空而起,飞越山谷,故名“拦马摇”。传说毕竟是传说,只是说说而已,可我在此以鹊桥为背景留影作为纪念。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过了拦马摇,眼前赫然矗立的,就是现在仿照八达岭长城模样新建的长城,中间还有烽火台,乍一看,新长城沿山脊建造,有点雄伟壮观之意,但是,仿建没有太多意义,只是仿照明代长城建造,谁也不知道齐长城到底什么样子,还不如拆除罢了。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越过新长城,前方不远就到了瑶池。说是起名带有美丽色彩的瑶池,不过是个山间水库,队伍到此时已然中午时分,根据队长安排在此地休息吃午饭,人们便三三俩俩地搭伙坐在一起吃东西,说实话对于我而言在这个时候最难受,因为我只身参加活动,队伍中普遍岁数不大都是年轻人,为了避嫌悄悄地来到僻静处一个人拿出准备的干粮吃起来,边吃边看着不远处年轻人快乐的喧闹声,年轻真好啊。

穿越七星台

一个人很快吃完饭便沿着湖边四周转转,水面平静印出湖边柳树和人们的倒影,一道呈半圆形的水坝将山谷拦腰截断,把山涧流下的水截流成湖,形成了月牙状的湖面,并给赐名为瑶池,瑶池传说是西王母沐浴净身之所,现在是看不到王母娘娘的“倩影”了。

穿越七星台

穿越七星台

吃过午饭再次集合穿过水坝,又开始爬山,这段山坡十分陡峭,坡度几乎有八十度,基本上是手足并用,好在有石阶和扶栏,就像从天上放下的天梯似的,一眼望不到头,台阶又陡又窄,连整个脚面都放不下,只能将脚面横着攀登,一步一个台阶,慢慢攀登到山顶。

穿越七星台

山顶有个牌坊上面标有“天门”两字,颇有登泰山之感,仿佛有步入天上仙地一般,这也就是后人们凭借着想像人工建造。从天门到四界首山有段崎岖的山路,距离虽不足2公里,可环境却极为幽美,这里树木茂盛,空气清新,人们称为“西岭氧吧”,也被称为“人间仙境”,在此之间人们依据想像建有蟠桃峰、聚仙亭、接仙台、通仙谷等人造景点,把这些景点的步道,被称作“天街”,天街的尽头,立有一块“人间仙境”石碑。

穿越七星台

在行进当中也认识两位年轻的姑娘,由于给她们拍摄照片自然而然地一起活动,在穿越过程中听她们讲述各自的爱好,可以说都热爱户外喜欢驴行才成为三人行户外的资深队员,通过她们的讲述,岁数最小的姑娘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济南做软件开发设计,励志要通过工作改变出身贫微状态,甚至还有去北京谋生的想法(后来听说她还真去北京发展扎下根来,甚至还在北京结婚生子)。另外岁数偏大点的姑娘境遇有点问题,虽说也是外来在济南工作生活,可是因种种原因婚姻出问题,由此心理上受到伤害而选择投身户外活动转移精力,据说户外群里这种状况有很多。

穿越七星台

穿越队伍的最后一站是山顶附近的四界首台,到达山顶后看到四界首碑就立在中间,石碑正面刻有“四界首”三个大字,背面刻有:一步跨两国,一脚踏四地。这一步跨两国,指的是齐鲁两国,这一脚踏四地是指现在的泰安、莱芜、章丘、历城四市(县)的交界处,四界首名称由此而来。

穿越七星台

离开四届首平台,从“人间仙境”碑到武圣门,距离2.2公里,被称作七星台西线,这段路都是可以供汽车行驶的公路,经过一天的穿越,体能基本上是差不多,人们依然是三三俩俩地结对行走,说话间也就忘了疲劳,在行进中看到没有开门的青龙寺,由于疲劳没心思前往便一带而过,不经意间到达此次穿越活动的出口武圣门,看着新建的武圣门还是很气派,据说山东历史上有一文一武两个圣人,文圣人是孔子,武圣人是孙武,传说孙武曾在这里聚兵操练,演绎兵法,为纪念武圣人孙武,建造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人们走出景区看到宽大的广场,听人们说在这个广场上适合搭帐篷露营,还可以在此拍摄夜晚的星空。

穿越七星台

结束了一天的穿越略有疲惫之意,由于天气给力,不热不晒比较舒适,也没有强度过大的穿越,更没有攀爬悬崖的危险,基本上属于平和的徒步穿越活动,概括为随三人行户外驴友团四十人赴济南的南部山区七星台参加经典线路穿越,由山下岳滋村出发,穿越了连接两座山峰的鹊桥,2500年前春秋时期齐长城的遗迹、由齐鲁两国交界处进行贸易形成的篙滩市,山中的瑶池,由济南、章丘、莱芜、泰安四地交界的四界首,没有开门的青龙寺,纪念孙武的武圣门,历时八个小时,驴行十三公里。在此感谢领队潘依然和随队穿越的两位姑娘。

(写于2022年中秋假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游天崮山
后一篇:穿越招虎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