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寺—太甲山—康王顶—透明山小穿越
标签:
游记旅游我的驴行漫记 |
南泉寺—太甲山—康王顶—透明山小穿越
http://s12/mw690/003PW2RFzy790Tt4ZvRfb&690元宵节的户外休闲活动虽然让我很晚才回来,可体力消耗不大有点意犹未尽,2月12日(周末)一大早不顾疲劳又出发了,赶到省体集合点参加由济南巅峰攀岩户外刀锋做领队,组织的二十多人赴仲宫镇穿越南泉寺—太甲山魔崖造像—透明山,队伍虽小、人数不多,可穿越的路线却是济南驴友群中标志性的户外线路,无论春夏秋冬每当周末总会有排成一行行的驴友队伍穿行于山间,这条线路既有如画的风景,还有悠久的古迹和流传的故事,有人将这条线路称为探古穿越之路。
在集合点与驴友队的收队聊天时才初识这个户外,据说这个驴友群来自于一家攀岩俱乐部,并在社会上一些知名的老板组织本单位员工参加活动以来,逐步从健身游乐型向户外穿越型拓展形成现在的规模,我自到济南参加户外爬山活动以来,已数不清参加过多少个户外组织的活动,有时初次参加的户外群,常常与陌生的驴友结识也是一种快乐。
http://s1/mw690/003PW2RFzy790TynVDO90&690当一辆考斯特中型面包车停在眼前,透过车窗一眼看到了老朋友苦苣泉在向我招手,我们隔着车窗玻璃相互问候着,如此看来这次活动又能有伴同行了。自从结识了驴友苦苣泉后,时常关注他的空间,看到参加户外活动的频率远远高于我,对户外活动的热爱远远胜于我,可以说是名执着的户外爱好者。
http://s4/mw690/003PW2RFzy790TB3BOb93&690http://s3/mw690/003PW2RFzy790TB6bgme2&690
http://s12/mw690/003PW2RFzy790TB9BWP7b&690
http://s9/mw690/003PW2RFzy790TBcs5y58&690
http://s15/mw690/003PW2RFzy790TBfHki0e&690
穿越的地点距离市区不太远,中巴车刚驶出市区进入济南的南部山区不远就到达了登山的起点南泉寺,说起南泉来可以说与趵突泉齐名的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在隋唐时期围绕着南泉兴建了南泉寺,将泉水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与济南众多的名泉寺院一样成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在这个地区颇有些名气,可不知何时何故寺院毁于一旦,留下堆堆残缺的石基、石梁等等成为瞻仰南泉寺的古迹,有人在此建设了旅游度假村,将那口仍然有星星点点泉水冒出的泉眼用简易的石头小屋围起加以保护,将那些残缺的古迹圈在院子里,并根据原形仿建了钟鼓亭,用来招揽游人慕名参观、休闲娱乐,成为现代版旅游题材的景点,人们围着残缺的古迹和杂乱的泉眼照相留念后开始登山,以南泉寺做穿越的起点。
http://s5/mw690/003PW2RFzy790TDWIw4b4&690http://s11/mw690/003PW2RFzy790TE3OaK6a&690
http://s5/mw690/003PW2RFzy790TE6bjKe4&690
http://s12/mw690/003PW2RFzy790TE8jMveb&690
http://s1/mw690/003PW2RFzy790TEaM6Y40&690
http://s8/mw690/003PW2RFzy790TEfkzl87&690
穿越的小队伍在刀锋领队的带领下,沿着由驴友踩出的崎岖“驴道”,踩着干枯的落叶和草丛,一层一层地开始拔高,人们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汗水也从头上顺着脸颊流下来,当爬到一个断崖下方不太大的小平台处,仰头可看到断崖处呈现一大二小的三个石窟,其中,有两个距地面二米高小石窟內的小佛像清晰可见,从石像的五官和服饰上可知道,与我国众多的石窟造像一样出自隋唐时期,也是济南众多的摩崖造像之一,可与地面相平的大石窟內则是空的,不知何时这尊大的造像被盗走或者破坏,为了加强文物管理,防止小造像遭有同样的噩运,地方的文物保护部门在旁边加设了摄影探头,也不知这现代化的摄像能否保护好历史传承的造像。
http://s12/mw690/003PW2RFzy790THCpoT8b&690
http://s6/mw690/003PW2RFzy790THEjJ345&690
http://s6/mw690/003PW2RFzy790THGnGta5&690
http://s8/mw690/003PW2RFzy790THIzWf97&690
离开了摩崖造像的石窟继续上行,不远就登上海拔520米的太甲山顶,也称康王顶,这是此行穿越的最高峰,说起这太甲山顶(康王顶),还流传着一段传说,据说在3000多年前的商纣时期商代汤王的嫡长孙叫太甲,后来继位成康王,他的儿子从小就不听话,经常是指东朝西,在太甲死前给儿子留下遗言,让他把自己死后埋在高高的山顶来难为他的儿子,他估计这不听话的儿子一定会把他埋在山下早已预设的风水宝地南泉旁,可当太甲死后他的儿子幡然悔悟,觉得应该听父亲一次,便把太甲埋在山顶作为一种象征和标志以示监督,后人就把这座山称为太甲山,山顶称为康王顶。此外,还有种传说是明朝的康王从德州搬到了济南,死后埋在了这座山顶,被命名为康王顶,此种传说是根据近代考古发现济南的南部山区有一条明代的王爷墓葬带而来。
http://s16/mw690/003PW2RFzy790TKp8n56f&690http://s8/mw690/003PW2RFzy790TKtl9Z57&690
http://s3/mw690/003PW2RFzy790TKv8JQc2&690
http://s10/mw690/003PW2RFzy790TKxACd49&690
在康王顶上沿着山脊的小道徒步行走,走出松树林迈进一片齐腰深干枯的茅草形成的空中草原,看到右侧的山脚下一层层梯田环绕着几个村落,据说是南部山区风景独秀的大小门牙村,看到左侧有座相对独立的圆形山包,据说因外形酷似帽子被人们称为和尚的帽子山,还有人说酷似女人的乳房被称为乳山,无论怎样此山山体形状独特,四周都是悬崖无法攀岩,至今无人能够登顶。
http://s6/mw690/003PW2RFzy790TNEf0Ve5&690http://s15/mw690/003PW2RFzy790TNIm9U0e&690
http://s5/mw690/003PW2RFzy790TNLbkE64&690
http://s14/mw690/003PW2RFzy790TNNVOl3d&690
在山顶由茅草自然围成的一块平坦的乱石堆上面,领队刀锋组织驴友们围坐在一起共进午餐,几个骨干驴友忙着支起两个户外野炊用的小锅,分别煮方便面和紫菜汤,轮流给大家盛汤盛面显得特别温馨,这种安排自参加户外活动以来还是头一次遇到,既可以让大家在寒冷的户外吃上喝上热乎的饭汤,还能促进大家的热情交流和沟通,形成良好的户外氛围,积累人气扩大影响。
http://s13/mw690/003PW2RFzy790TQdcqU2c&690http://s6/mw690/003PW2RFzy790TQfvcFf5&690
http://s6/mw690/003PW2RFzy790TQimsl85&690
http://s13/mw690/003PW2RFzy790TQk69m9c&690
在驴友队伍中有二位头大、肚大、嗓门大的中年男人引起人们的注意,从登山开始虽然落在队伍后面,可始终坚持登山,不气馁、不放弃,不仅保持执着坚韧的毅力,还拥有乐观幽默的精神状态,每每遇到休息时总能找点乐子逗大家开心,逐渐成为队伍中的灵魂人物,在后面的徒步穿越过程中了解这两位还真有点来头,特别是权哥,不仅是网络的大咖,还是热衷体育的社会知名人士,既是足球,又是篮球球迷协会的会长,无论怎样作为中年人有个良好的爱好和追求是值得称赞的。
一天的穿越虽然短暂,可跟着负责任的领队和融洽的队员们组成人气较旺的小队伍,让这11公里的穿越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也让我度过了愉快的周末,在此感谢领队刀锋,感谢驴友苦苣泉相伴,感谢权哥等全体驴友,期待下次再同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