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行】已有600年历史的太原文瀛公园

标签:
山西太原文瀛公园柳巷五一广场 |
分类: 西北游 |

文瀛公园是太原市最古老的公园,已有600年历史,位于太原市中心区的海子边,距市中心的五一广场很近,既是省城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是老百姓品味历史的文化园地。

公园的中心位置是文瀛湖。文瀛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宋太宗将晋阳城焚毁后,于太平兴国七年在唐明镇的基础上修建的一座新城,即太原城,海子边是当时护城河的一个部分。传说唐代以来,唐明镇有晋文公祠。人们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夫人、秦穆公的女儿文赢,遂称海子边为文赢湖。后人加了三点水为“瀛”字,习称文瀛湖。

文瀛湖上有座状元桥,早年是石板桥,因这座桥距明清两代贡院很近,考生们为了博个好彩头,故名状元桥。桥由汉白玉石砌筑,拱形,跨度为4米,两端各有台阶17级,两侧桥栏杆上各雕有10只石狮子。大概是春天的缘故,白桥绿水,杨柳扶堤,很多游人会在这附近放风筝,照古装照,别有韵味。

公园文化内涵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历史典故深远。园内现存有孙中山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琉璃塔、状元桥、崇德庐贴、省立一中旧址,还有国内唯一的木结构万字楼等建筑,这些大多是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瀛湖的变迁可看作是太原变迁的缩影和见证。





状元桥的西南方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一座绿莹莹的塔,在这微微小雨的午后,格外美丽。走近瞧一瞧,原来是做琉璃砖塔。据介绍,此塔六角高十二层,玲珑精致,与旁边三角亭及山下湖中的状元桥、凉亭相互印衬,成为公园波光翠影的幽雅所在。




从琉璃塔沿着湖向前走,远远就看见彭真生平暨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和山西省立一中旧址。山西省立一中的前身就是太原贡院,后为山西大学堂等。省立一中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是山西最早的官办中学,1913年改为山西省立一中。

1922年起,高君宇、彭真、贺昌等在此读书,并进行革命活动,是山西省、太原市党团组织的诞生地。现为高君宇、彭真、贺昌的纪念馆。




1912年孙中山先生曾来到了这里,并在劝业楼二楼上凭栏发表了革命的讲演。赞扬了1911年太原首义对于推翻满清统治的重大意义。为了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1986年这里改为孙中山纪馆。


600多年来文瀛湖发生了很多故事,出现了很多英雄和志士,为了纪念这些先人,1951年3月在园内修建一座山西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志不忘。

漫步园内,辉煌历史俯拾皆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所有这些见证历史的实物全部围绕文瀛湖环湖而建,公园因此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称为“文瀛湖”辛亥革命旧址。

文瀛湖与一般意义上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不同,它并不是一处只有单一功能的革命遗存或景观,同时还是一个颇具辐射效应的文化聚汇处和经济集散地。

其东面的皇华馆,是明清时巡考官临时休息的地方,今尚存部分遗迹;民国年间,太原佛教会曾在南面湖畔建起了大佛殿,并经常开展佛教活动。在文瀛湖周围,还有道教的纯阳宫、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儒教的文庙,这几处文物古迹,形成了以文瀛湖为中心的儒释道和伊斯兰教四教共处的格局。

环绕公园周围的山西饭店、五一百货大楼、钟楼街、柳巷、海子边、桥头街等,很早以来,就是太原市知名的购物中心区。老鼠窟、清和元、六味斋、宁化府、华泰厚等质量上乘、服务优良、诚信有加的老字号均置身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