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2019-01-18 07:45:47)
标签:

无锡

鼋头渚

太湖第一名胜

太湖佳绝处

长春桥

分类: 华东游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的鼋头渚,它距无锡市区18公里,是无锡境内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重翘首而得名。山清水秀的鼋头渚是无锡最佳游览胜地,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赞。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太湖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贯江、浙两省,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积为24278平方公里,除去湖中51个岛屿,湖泊实际面积为2338l 平方公里,号称“三万六千顷”,南北长68公里,湖面海拔3米,平均水深约2米。湖边的山和湖中的岛台称“72峰”,尤以鼋头渚、三山、洞庭东西山最为著名。湖中遗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关于鼋头渚的营建历史,可以追述到1918年。当时,杨翰西在这里购得60亩山地,开始对鼋头渚进行最初开发,建造了仿帝王宫苑的“横云山庄”。20年代起又陆续兴建了王心如的“太湖别墅”,陈仲言的“若圃”,郑明山的“郑园”,何辑五的别墅和蔡缄的“退庐”。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到建国以后逐渐规划建成完整的鼋头渚公园。现面积达500公顷。有充山隐秀、湖山真意、十里芳径、万浪卷雪、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江南兰苑、太湖仙岛等十多个景观,各具风貌。2012年10月26日,鼋头渚晋升为国家5A级风景区。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鼋头渚门楼,这座琉璃瓦顶,飞檐翘角的门楼是1973年建造的。正面“鼋头渚”3个馏金大宇;背面“山辉川媚”四字,点明了鼋头渚风景的特点。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门楼左边是“太湖别墅”门楼。顺小路上山可到达广福寺。右边有一巨大的盆景,是一棵百年柏树,树高7米,树冠直径6米。它姿态如云冠,配上假山湖石,似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这是当年郭沫若游历鼋头渚时望景生情写下的赞美诗句。只见牌坊外形古朴典雅,斗拱相连,飞檐翘角。此牌坊是鼋头渚公园的老大门,于 1931年建造,当时有题额“山辉川媚”,1973年移到“鼋头渚”牌楼处。1981年,以郭沫若手迹制作现在的匾额。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牌楼右边门洞两面分别题有“问津”、“利涉”,表明这里原来是游船停靠的码头。1934年以前鼋头渚不通陆路。游人进入鼋头渚,只能走水路,渡船停泊在此,名“利涉”;而游人上岸,却不知道“桃花源”在何处,所以要“问津”。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穿过“太湖佳绝处”门洞,是一块照壁,起到挡住园中景色的作用,这是造园艺术中“障景”的巧妙运用。照壁上装饰的“凤戏牡丹”图案是1981年制作的。照壁后临水的小轩名为“涵万轩”,上方有朱汝珍书写的匾额,呈扇形,取意“亭小,却能包涵万顷波涛”。另一块匾额是清乾隆御书的“湖山置画”,原在北京静明园内,1934年园主人从北京天安门外烟袋斜街购得后,制匾挂在这里。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无锡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吴文化主要体现在水上,而水文化又离不开船,七桅帆船是吴地船文化的一个缩影。距今已有200年历史。鼋头渚景区为了满足广大游客登帆船饱览太湖美景的要求,仿制了三艘停在鼋头渚码头,可以让游客从船上领略太湖美丽风光。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由牌坊继续往前过曲桥,荷塘上的方亭题名为“藕花深处”,取自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人藕花深处”的词意。匾额是田原在1981年题写的。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具区胜境”牌坊。斗拱飞檐,一面为何绍基手书“具区胜境”;另一面书“横云山庄”。“具区”是太湖的古称,牌坊前的太湖石名“古云石”,系杨斡西家旧物。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再往前是“清芬屿”,四面临水,宫殿式建筑,原来是杨家洞堂。19788月李苦禅题堂额“诵芬”,两边槛联写道:湖阔鱼飞跃,山阴草木香。调堂后面的亭子为;“诵芬亭”,堂前太湖石亭亭玉立,给周围景观增添不少神韵。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清芬屿对岸坡下,“净香水树”和“山光照槛水绕廊”,临水而立,东面的水谢为“牡丹坞”,棚后山坡上种植着牡丹。整个“藕花深处”建筑疏密错落,小中见大,既有江南水乡特色,又有古典园林风格。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从右边走是樱堤,堤上的这座石拱桥,名叫“长春桥”。该桥建于1936年,桥的前后有湖堤与太湖分隔。桥呈拱形,太阳照耀时成浑圆形,像颐和园的玉带桥。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整个长堤种植着日本大山樱树,枝干粗大,是30年代从日本引进的。每年4月,是这里的最美季节,樱花盛开,缤纷绚丽,华丽幽雅,此景称为“长春樱花”。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鼋头渚上的灯塔,建于工1924年,用于夜间导航。1982年进行了翻新,加固底部和中心,四周装饰金山石,并且把塔高从12.56米增加到13.1米。鼋渚灯塔外观呈粉红色,造型十分雅致,是鼋头渚的标志性建筑。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鼋头渚刻石。这块二米多高的刻石,正面刻“鼋头渚”3字,为秦敦世所书。另一面所刻的“鼋渚春涛”4字,原由清代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于1906年书写。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十年动乱中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74年从清代后陀为“花神庙”所书的检联中,集取四字加以恢复的。鼋头春涛,是鼋头渚一大特色景观,在此摄影留念具有纪念意义。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由石碑向前,是八角形的“涵虚亭”。亭中悬挂着清光绪年间进士陈蒙龙1919年书写的匾额。这里是观赏大湖山水的最佳地方。涵虚亭下崖壁上刻有 “明高忠宪公濯足处”8个字。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隐居蠡湖,常到鼋头渚湖滩“濯足”,以“沧浪之水浊矣,可以濯吾足”之意,表示避世隐身,知足常乐。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由涵虚亭前行,是“震泽神鼋”青铜雕塑。“震泽”是太湖的古称。“鼋”在古代被尊称为神物。相传它是龙和龟所生的长子,呈龙头龟身。古时太湖发洪水,淹没了大片土地。大禹来治水,劈开犊牛山,才使洪水退去。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大禹治完水在太湖边看到一块色泽青润的大石头,敲起来声音悦耳动听,于是用开山斧凿了一只石鼋,昂头而立,神气十足。大禹用五色宝石在石鼋身上划出许多花纹,石鼋身上便有了鳞甲,这只石鼋就是“震泽神重”,也叫“镇妖石”,镇住太湖水龙,从此太湖地区就风调雨顺。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站在湖边“飞云阁”前回望鼋头渚,只见巨石卧水,浪花拍岸,红色灯塔,直刺青天。飞云阁建于1931年,两层建筑。章浸书写匾额。下层为“长生未央馆”由杨天骥书写。馆名中的“长生殿”、“未央宫”是西安唐宫中建筑,为唐玄宗、杨贵妃寝宫和召见之处,以此命名,可见园主人的用意。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飞云阁到广福寺,游客可看到“秋叶涧”、“慈亭”、“戊辰亭”、“一勺泉”诸景点。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从一勺泉循台阶而上,就是广福寺。1924年,杨翰西将一亩多地捐给量如和尚。量如原是北伐时军人,后削发为僧,将后山的广福庵迁到这里。据说,原寺虽小,却建于萧梁,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1925年建成广福寺,取“广士众民同登庙地洞天”之意命名。寺前三拱因门意为“三解脱门”。寺虽小,却也香烟综绕,信徒众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顺山路而下,是万浪桥。这里是一个天然水湾。30年代,筑曲堤,上面建小拱桥。浪打岩石,如万马奔腾,所以叫“万浪桥”,又称“万浪卷雪”。万浪桥还有一奇,就是晨曦之景。春夏清晨,晨庵渐露,薄疾重重,忽然红日跃起,远山近水湖天一色,相映成趣,使人流连忘返。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对面绝壁上分别刻有“横云”、“包孕吴越”六字,这是清末无锡县令廖纶于1891年所书。这年的正月初八,廖给同朋友一起乘船到此游览,挥笔题写这6个字,后镌刻在石壁上。“包孕吴越”形容太湖气魄宏大,春秋时吴越两国在此孕育生息,抚育了吴越儿女。“横云”意思是说从湖中远处眺望鼋头渚,水天一色,湖岸好似横在半空的彩云,轻轻飘移。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华东行】无锡太湖第一名胜鼋头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