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贵阳的地标性建筑甲秀楼
标签:
贵阳侗族风雨桥甲秀楼甲秀广场夜景 |
分类: 西南游 |




甲秀楼位于贵阳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为基而建。始建于明,后楼毁重建,改名“来凤阁”。清代甲秀楼多次重修,并恢复原名。现存建筑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
甲秀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南明河从楼前流过,汇为涵碧潭。楼侧由石拱“浮玉桥”连接两岸,桥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甲秀楼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实相符,堪称甲秀。
从古到今甲秀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也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下联为:数十仞高凌半渡,永镇边隅,问谁双柱重镌,滚滚惊涛挽住。忆秦通僰道,汉置牂牁,唐靖苴兰,宋封罗甸。凄迷风雨,叹名淹几辈,消磨了旧迹千秋。到不如月唤狮冈,霞餐象岭,岚披风峪,雾袭螺峰。款款登临,领略这金碧亭台,画图烟景。恍觉蓬洲尺咫,频呼仙侣话游踪。

甲秀广场遍布彩灯,除飞燕灯、兰花灯、草坪灯外,还装有颇具民族特色的芦笙灯。广场上移植了许多百年高龄的银杏古树、百年的桂花树,并栽满了玉兰、雪松、罗汉松、樱花、桂花等28种树木,充分体现了贵阳森林之城的特点。夜色下的古银杏另有一番不同的观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