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冬日雪景游】沈阳故宫博物院

标签:
沈阳中街沈阳故宫崇政殿大政殿 |
分类: 东北游 |
2011年1月中旬我们一行6人从广州东站乘坐直达沈阳的快车,开始东北冬日雪景快乐之旅。到达沈阳已是次日的晚上。第日一早,便前往沈阳故宫参观。
“刘老根大舞台”原为“沈阳大舞台”剧场,始建于1908年,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2003年4月,赵本山率辽宁民间艺术团演员开始在沈阳大舞台剧场进行二人转专场演出,改名为“刘老根大舞台”,2007年,本山传媒通过公开摘牌的方式将其购入旗下。
2008年,本山传媒投资近2000万元对剧场进行重新装修,将沈阳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打造成了东北二人转的最高殿堂和旗舰剧场。
中街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清沈阳故宫北侧。厚重的历史积累与文化沉淀形成了独具皇城特色的购物休闲场。最初的中街指的是西起正阳街东至东顺城街,约900米的步行街。
随着时代的变迁,沈阳城市商业的快速发展及各大开发商的入驻,将原中街以西的沈河区西顺城街至正阳街路段及大东区的东顺城街至小什字街路段共同并入中街商业区。截至2015年初,中街商业街区由中街路与小东路组成,全长为1500米的国内最长商业步行街。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后金入关前的皇宫,也是清朝迁都北京后的盛京行宫。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有精美的古代宫殿建筑,还以丰富的珍贵收藏而著称海内外,宫内收藏有大量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在宫中的各陈列馆可以观赏到这些珍贵的宝物。
清宁宫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室门开于东次间,屋内西侧形成筒子房格局,东梢间为帝后寝宫。宽大的支摘窗式样朴素,棂条皆以码三箭式相交,宫门亦不用隔扇式。正对宫门竖立祭天的索伦竿,此均为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风格。殿顶铺黄琉璃瓦镶缘剪边,前后皆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檀枋施彩绘等,则是吸收汉、藏民族建筑艺术。
大政殿俗称“八角殿”,清入关前也称“大殿”或“笃恭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重要宫殿,也是东路的主要建筑。清入关前,这里是举行皇帝登基、元旦、万寿节朝贺、筵宴典礼等重要庆典的地方,平时则用以举行议政王大臣会议或颁布重要诏令等。
文溯阁建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是沈阳故宫西路的主体建筑,《古今图书集成》也存于阁内。文溯阁建筑形式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只因这是乾隆皇帝“东巡”时的读书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