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是多数孩子们最爱上的学科,而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是小学生体育课的一些常规要求,要在课堂上进行渗透:
一、两个制度
1.
体育委员负责制:上体育课,在体育委员带领下,按照体育教师的要求,在上课前布置好场地器材,课后整理好和收回器材。
2. 请假制度:如有事、有病必须请假。
二、学生“八不准”
1.
不准旷课、迟到、早退;
2.
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
3.
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
4.
不准擅自离开课堂;
5.
不准横穿跑道、投掷区;
6.
不准擅自动用体育器材;
7.
不准做危险动作、嬉闹追打;
8.
不准做与练习无关的事
三、课前常规
1. 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练习,以便教师了解班级情况;
2. 协助体育老师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
3.
学生因病、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
4. 提前到上课地点附近活动,以便上课及时集合。
四、课堂常规
1. 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
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3.
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该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4. 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5.
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和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坐旷课论处。
6.
练习时不打闹、不开玩笑,不擅自离开活动地点;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堂上如遇意外情况,应及时向教师报告,以便妥善处理。
7. 听到分组轮换练习的信号后,各小组长应整队交换练习场地,并做到迅速整齐。
8.
认真听取教师讲解,细致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按教师的要求,认真完成各项练习。同时对较危险的动作一定要在教师的保护帮助下进行练习,不能盲目练习,以防出现事故。
9.
在课堂上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要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10.
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11.
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五、课后常规
1.
下课后学生应协助教师检查、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2.
体育运动下课后学生不要马上大量或大口喝水、吃东西。
六、下面是体育教师上课应注意的体育教学常规要求:
1.
预备铃响后,教师立即到达学生集合地点,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规范,并记录出勤情况,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2.
上课时,教师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口令清楚标准,教态严肃、自然、语言文明,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
3.
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亲切关怀,禁止学生在上课时自由活动,严禁学生离开活动场地,要启发和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得采用简陋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
4.
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5.
能够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动作,做到精讲多练,集体讲解和个别辅导相结合。
6.
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做好妥善处理。
7.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8.
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集合,进行讲评,并布置课后练习宣布下一次课的内容,安排好学生整理和归还器材,有始有终,结束一堂课的规定。
9.
遇到天气等原因不能上室外课时,必须上好室内课,组织好室内课教学,按要求写好教案。
10.
严格体育课的成绩考核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注意总结教学经验教训,积累学生体质资料,不断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1.
因其他原因教师不能上体育课,必须提前通知教导处。
三、课后常规
1. 课后要找特殊学生谈心,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反思和特殊情况记录。
2. 教师检查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对缺课学生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3. 教师要随时征求其他老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提高教学水平。
4. 期末做好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和学期教学工作的专题总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