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标签:
苏北地区新兴产业产业转移服务外包区域经济财经 |
分类: 区域开发 |
近年来,苏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加快,2009年苏北实现GDP7196.89亿元,增长13.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同比分别比全国、全省、苏南平均水平高5.7个、1.4个和2.1个百分点。但从人均指标看,2009年苏北人均GDP分别只有苏南的34%、全省的53.9%, “南北差距”问题仍然很大。
苏北要振兴,单纯靠吸收发达地区的“落后”产业转移,很难与苏南站到同一起跑线上。苏北的发展必须走后发跨越之路,在承接梯度产业转移的同时,还要积极抓住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苏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呢?本文试着对苏北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态势做个全面分析,并给出个人的一点发展建议。
一、苏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盘点
园区经济是江苏创新发展的一大特色,其技术与智力的高度密集蕴藏着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江苏省高新园区建设数量居国内领先地位,拥有高新园区19个,其中国家高新区8家、省级高新区11家。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优先发展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四大战略性新兴重点领域。
苏中苏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江苏省19个国家级与省级高新区中,仅有5个位于苏中苏北地区;49个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仅有16个位于苏中苏北地区。苏中苏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平台,主要聚焦于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高规格产业平台相对缺乏。
表1:苏中苏北高新技术产业平台主导产业定位
|
名称 |
主导产业 |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
临港产业、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 |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
现代装备制造业、新材料工、精细化工、新医药、新能源及现代服务业 |
|
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
连云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复合材料、硅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 |
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 |
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制造、光伏光电产业、加工仓储配送物流、金桥国际商务区、清洁技术产业园、纺织电子、食品医药 |
|
盐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 |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型纺织产业、机械制造产业 |
|
海安水利高科技工业园 |
全国首家水利高科技园区 |
|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医药研发、医药生产制造、医药会展交易、康健医疗 |
|
国家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基地 |
徐州工程机械产业基地 |
以智能化压路机、起重机等为主导产品的新型工业 |
徐州经济开发区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 |
多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风电回转支承、新能源发电成套设备、环保节能设备 |
|
连云港新医药产业基地 |
中西药制剂、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药用包装材料等医药产业及其配套产品 |
|
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 |
新材料产业 |
|
盐城纺织机械产业基地 |
纺织机械 |
|
盐城环保装备产业基地 |
高效选粉机、大布袋除尘器、脱硫脱硝机等除尘设备 |
|
姜堰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 |
发动机、精密锻造、电子电源三大产业链 |
|
靖江特种电机及控制产业基地 |
家电用微型电机、特种电机、中小容量普通电机和电机控制与应用 |
|
邗江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产业基地 |
毛坯铸造、焊接、零部件加工、模具、电器、控制电缆、总装等 |
|
泰州医药产业基地 |
医药制造业、重点发展CRO |
|
泰兴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基地 |
染料化工、医药及中间体、纳米材料、功能性材料 |
|
南通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
化工新材料 |
|
海门新材料产业基地 |
特种钢材、特种铜材、特种铝材、特种陶瓷、化工医药及中间体、电子信息材料、特种纺织材料、复合材料及医用高分子材料 |
|
启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
抗感冒药、抗肿瘤中药、心血管病原料药及药物中间体、食品添加剂 |
|
海安电梯设备产业基地 |
电梯部件制造、电梯整机制造 |
|
兴化特种合金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 |
不锈钢产业 |
二、苏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态势
依托园区经济的发展,苏北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已形成了一些规模性的产业集聚,有些集聚在全国来说也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如徐州光伏产业、连云港新医药产业等。从产业集聚的模式看,苏北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产业集聚模式。
1.依托企业裂变内生产业集聚
连云港新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徐州工程机械产业等,都是依托原有企业的不断壮大和裂变发展起来的,走的是内生式产业集聚模式。连云港新医药产业集聚中,恒瑞医药、康缘药业、豪森药业、正大天晴四大骨干企业均进入国内行业百强,正向“建成全国医药创新的先行区和示范基地”目标迈进。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集聚,逐步从初级产品向智能化工程机械延伸发展,形成了智能化压路机、推土机等高端工程机械产品。中复神鹰、中复连众通过技术嫁接,从不知名的小企业一跃成为国内新材料领域的佼佼者,也造就了连云港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2.依托资源禀赋的产业集聚
徐州、连云港光伏产业、淮安盐化工新材料等,是依托资源禀赋吸引投资客商而形成的产业集聚。依托徐州、连云港的硅资源、水晶资源,徐州和连云港逐步形成高纯硅材料基地,并延伸发展出组件封装设备关键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平衡部件(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电源控制器、逆变器等)等光伏配套产业。徐州光伏产业从无到有,太阳能电池产量占了全国半壁江山,多晶硅产能居亚洲之首。淮安依托丰富、优质的盐资源打造盐碱科技产业园,逐步形成盐化工新材料产业集聚。
3.依托外引大项目的产业集聚
淮安电子信息、大丰风电产业、徐州光伏产业等,是依托外引大项目带动形成的产业集聚。江苏中能硅业落户徐州市经济开发区,与之配套规划5平方公里的“光伏产业园”,将多晶硅生产延伸至下游产品和终端产品。江苏艾德、河北晶澳、宁波麦克森、台湾强茂、中美硅晶等一批企业先后进驻园区,从高纯多晶硅、电池板、电池组件到太阳能发电系统,一个以中能硅业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集群浮出水面。富士康落户淮安,龙头作用带动周边聚集相关的配套产业,对苏北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产生了重要引领作用。金风科技主导开发10平方公里的大丰风电产业园,正在形成风电设备产业集聚。
在科技创业孵化方面,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科技园利用优势学科,以能源、环保、循环经济相关技术为重点,在孵企业100余家,毕业企业40余家。但总体上,苏北地区在科技创业孵化领域发展较为薄弱。
三、苏北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动向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对苏北支持力度加大,众多规模较大的项目横空出世落户苏北地区,促使新兴产业的跳空发展,带动了当地产业链扩张。从项目来源看,苏南、台湾、日韩、上海等地区的产业转移项目比较突出。
1.台湾、日韩产业转移
2007年外商大型投资项目较少,但带动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起步。2008年,韩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台湾、日韩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渐热。在富士康落户淮安的带动下,300多家从事电子、机械等行业生产、研发的台企落户。在盐城投资的台资企业已有近700家,累计利用台资26.6亿美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子、纺织等多个产业。徐州铜山开发区数十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多为台湾与本地的合资企业。
2.苏南产业转移
苏南产业逐渐向苏北地区转移,为苏北地区带来巨大商机。在南北挂钩中,新的苏北价值得到凸显,通过共建产业园区,苏南企业找到新的市场和发展基地,苏北经济也具有了新的增长动力。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南北共建园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当前已审核批复南北共建园区20家。宿迁苏宿工业园重点吸引苏州产业转移,已形成电子产业集聚雏形。
3.上海产业转移
上海产业转移动因主要有规模扩张、功能整合和战略扩张,涉及的产业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等。上海杨浦区大丰工业园在吸引上海电子信息项目、盐城建湖县在吸引上海照明产业项目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已有盈盛电子照明机械及镇流器、明凯集团绿色照明、上海光达、亚明等一批照明项目落户建湖县。
四、苏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议
1.区域产业联动,打造特色产业带
徐州、宿迁、淮安、盐城四市形成电子产业走廊。在徐宿淮盐通道上,目前已有的电子产业集聚区(集群)有铜山开发区电子电器产业园(医疗电子、汽车电子、称重电子)、宿迁开发区电器产业园、苏宿工业园区电子产业集聚区、宿城区输变电设备产业集聚区、淮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盐城物联网产业集群、盐城半导体产业集群。
沿海地区打造风电产业带。武进高新区阜宁园区围绕风电产业,以汉德风机叶片、辰风树脂和碳纤维、神山风电塔架为代表,集聚风机总装、叶片、塔筒、法兰、螺栓等相关部件,正在形成一流的风电装备产业园。大丰风电产业园,以金风科技整机制造为牵引,吸引双菱重工定转子结构件等配套产业项目。连云港开发区的韩国重山风机塔架、中复连众风力叶片、国电集团风机制造项目。
2.区域产业转移计划和集合招商
现在是区域产业链竞争时代。苏北各地区互相考察和学习交流,增进了解,不约而同地采取同样的市场策略,如到上海举办招商会、吸引苏南产业转移项目。设置苏北地区的上海招商展示中心,各个园区同场竞技,关键是给客商更多的投资选择,降低投资的交易成本,提高招商的效率。也可以集合起来赴日本、韩国、台湾地区,举办苏北地区招商推介会。
表2:苏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
地区 |
战略性新兴产业 |
徐州 |
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医药及生物技术、软件及服务外包 |
连云港 |
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 |
淮安 |
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 |
盐城 |
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海洋生物、电子信息 |
宿迁 |
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及服务外包 |
3.以城市化促进和提升工业化
只有高水平的城市化,才有高技术的工业化。苏北地区城市化建设滞后,苏北文化又是典型的“酱缸文化”,对优质产业资源的吸引是个很大的障碍。宿迁是个例子,仇和当政期间,通过城市化建设和文化变革,极大改善了宿迁环境,从而吸引了众多中小型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项目集聚。苏北地区的城市化和文化建设水平,还关系到科技资源的导入和提升。
本文作者:上海东滩顾问公司 黄兴岩
----------------------------------------------------------------------------------
欢迎关注东滩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dongtanshijie;
新浪微博:@东滩视界;微信公共帐号:东滩视界
http://www.dongtanimc.com/uploadfiles/2013-06/20130624183055_270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