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端二歙三贺兰---宁夏贺兰山砚

(2014-03-03 14:01:57)
标签:

文化

分类: 百砚千姿之地方名砚

   贺兰石产于银川市西三十公里处的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麓笔架山、大口子、小口子沟源一带海拔2600米左右的悬崖上以及贺兰县境内之拜寺口沟内,是贺兰山独具的世界性垄断资源。经有关部门勘测,初步勘测总储量仅有35.23万立方米,其中可供开采的中心区的储量为5.93万立方米。

  贺兰石为泥质页岩,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济。色泽清雅莹润,紫中嵌绿,绿中附紫,紫绿两色天然交错,用它雕刻的贺兰砚图案千姿百态,别有一番意趣。令人饶有兴味的是,不少砚石竟生有端砚石的天然石眼,以至人称贺兰端。与枸杞、滩裘被誉为宁夏三宝,又称为宁夏五宝蓝宝

贺兰石究竟何时登上石刻舞台的,众说不一。最早的一种传说跟蒙恬制笔联系上了。蒙恬是秦始皇的一员战将,曾率兵十万屯恳于宁夏等地的黄河两岸。蒙恬以柘木为管,鹿皮为柱,羊皮为被,制造了被后人称谓的秦笔苍毫。既然蒙恬所处的时代有了笔,与其配套的砚似乎也应当出现,因此便有了贺兰石砚。

    最早见有贺兰石及其刻砚记载的,可能要推《宁夏府志》了。在其地理山川一节里有这样的描叙: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

早在清朝隆年间,贺兰石就已成为文人墨客的珍贵收藏品享誉海内外,社会上广为流传着“一端二歙三贺兰”的传说。据载,晚清书法家谢威风任宁夏道台时,曾招请南方制砚名师传技于贺兰,因材施艺,巧夺天工,造型美观,落落大方,故使贺兰砚呈现独特风格。清末宁夏知府赵惟熙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贺兰富砚材,推砌成小山。夙有临池兴,薄书傥余间。《西北览胜》也载:贺兰山紫石砚,西北名贵产品也

   196312月,董必武视察宁夏时,为贺兰石砚提诗:色为端石微紫深,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宁夏为祝贺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的礼品,就是用贺兰石制作的石砚牧归。祝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赠送的礼品也是贺兰石雕《九羊启泰凤归图》。北京人民大会堂三层石雕大幅竖屏也是用贺兰石雕成的。

http://s8/mw690/003PPV2Tgy6H16RY94Xc7&690

http://s4/mw690/003PPV2Tgy6H16SkcTx63&690

http://s11/mw690/003PPV2Tgy6H16S7pwu6a&690

http://s14/mw690/003PPV2Tgy6H16Sdsq9b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