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座位从“秧田式”变成“圆圈式”,
(2014-03-27 11:40:34)
标签:
班级管理 |
分类: 家庭教育 |
如今,二年三班的教室里出现了一种“圆圈式”排座法。上课时同学面对面围坐成圆圈,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是尝试创新教学模式,这种开放式的“ 圆桌会议”排座方式是首次。
排座位由“秧田”变“圆圈”,“以前只有一个同桌,可现在有四到五个,上课时大家一起面对面讨论,有了问题也能直接交流,感觉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一位女生这样说。
学生座位从“秧田式”变成“圆圈式”,变化的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对师生教与学乃至思维方式的一次“革命”。目前在中小学校中排座位基本采用“秧田式”,即大致按照高矮顺序排列,就像在稻田里插秧一样,把学生放到固定位置。然而,这种方式的弊端很明显。有研究发现,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地带的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和次数明显比坐在后排的学生多。“现在,我们让学生按小组围成圈坐,像是开圆桌会议,方便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做是为了方便学生之间交流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现在这个班的学生明显比以前活跃,遇到问题也爱讨论了。”
目前这种新型课堂模式也是一种尝试。“教是为了不教,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学习便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