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教师先从相关绘本故事的讲述开始,通过绘本故事激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并进行相关提问导入。孩子们对于自己早餐吃的是什么比较清楚,但是搭配是否合理并不是很了解,从而对于老师开展的活动产生好奇。
活动过程中老师先介绍自助早餐的种类,然后讲述自助早餐的取餐规则,接下来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取早餐,然后老师请孩子们介绍自己拿的早餐,再带着大家一起分析该小朋友取的早餐是否合理,并说出不合理的原因,以及调整的方法。然后,再请孩子们第二次取餐,并介绍自己的早餐。
这个活动开放性、自主性较强,孩子们也非常喜欢,特别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拿自助早餐时每个孩子都像是一直快乐的小鸟穿梭在各式各样的早餐之中。但是,活动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早餐的营养是否适合孩子这个没有明确的或者说标准的答案,不确定因素太大;在第一次取餐过后,老师没有进行完整明确的小结,例如干稀搭配,吃多少取多少,不挑食等等;并且两次操作都缺乏技能性,主要是取餐的适宜性没有明确的标准,干稀搭配的概念也不是特别清楚;最后,活动之初的绘本与实际的活动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或者说对本次活动的开展没有任何指导性的意义。
让孩子们学会吃的早餐,知道吃早餐的好处很有必要,但是对于吃什么早餐,吃多少,这个没有明确的标准,本次活动能否从改善孩子的挑食习惯出发展开,通过对各种食物的认知来让孩子们知道每一样食物都有它的作用,我们应该不挑食,均衡饮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