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剪纸活动《小雪花》教学反思

(2014-04-04 14:15:39)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根据小班的能力水平,我设计了剪纸活动《小雪花》。本次活动从内容的选择,到幼儿动手能力、尝试使用剪刀等方面的设置、环境安排等都比较合适。游戏情境的创设、情绪的投入,都说明不是硬性的让幼儿参与剪纸活动,在活动中幼儿体验到了剪纸的乐趣,对剪纸也充满了自信,从而使幼儿在剪纸方面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发展。一研活动中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们及时发现了矛盾的症结是,幼儿不能控制好剪刀的张、合。怎样帮助幼儿解决这一学习的难点呢?课题组的老师们就“怎样握剪刀才能发展幼儿剪的动作”展开了讨论。

方法一:大拇指伸进一个剪刀把中,食指和中指伸进另一个剪刀把中。

方法二:大拇指伸进一个剪刀把中,中指和无名指伸进另一个剪刀把中,食指来帮忙。

两种拿剪刀的方法,哪种更适合幼儿呢?我们找来了各种型号及不同类型的剪刀进行尝试发现两个把都小的剪刀     适合用方法一;一个把小一个把稍大    的适合用方法二;而我们用的大铁剪刀    则需要大拇指伸进一个把中,另外四个手指都伸进另一个把中。经过尝试我们找到了事实的真相,得出了最佳的解决方法。其实握剪刀的方法是根据剪刀的大、小,剪刀把形状的不同而异,幼儿使用剪刀的难点并不在于剪刀的握法,而是怎样让幼儿找好撑开剪刀的“着力点”。得出结论后,我们并没有停止不前满足现状,而是连环跟进采用同一节课的内容来验证我们的研究成果。二研活动时,我们得到了答案,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当幼儿发展水平不同步时,教师所投放的操作材料应该体现层次性,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又有了新的要求。通过这次的教研活动,使我明白了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在活动中,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特点,选择和制订一些适合幼儿特点的方法与材料,同时教师还要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按幼儿需要及时地调整材料,让孩子们在与适合自己发展的材料的交互作用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学习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