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对“自分教学”理论的理解

(2013-07-10 00:25:56)

今天华东师大熊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他研发的“自分教学”(自然分化教学), 是教师让教学任务随学生学力差异等自然分化并指导学生研究和解决学习问题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形态。简单地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力争上游学习。

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我认为它的优势之处在于,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尊重学生的能力水平,唤起他们自身学习的动力需求,从而达到自己主动的学习。也就是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愿望,掌握主动学习的方法。这种自学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建构新的经验。我思考这种教学理论对于目前普通教育的现状,如何将“自分教学”的方法进行落实,使用什么样的操作方式来落实教学目标,需要哪些教育的技术手段来落实呢?

通过熊老师的介绍,使我了解到自学有效在于教师对自学的指导语,自学提示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效果内容的检测。自学要用比较的方法,要用归纳的方法等,要把方法告诉学生,把不懂的画上疑问号已经过于简单,把不懂的地方用抽象的词语找出来记下来,在小组交流时做提升。这种自学是老师指导性的教学,任何学科都可以进行自学。对于学习好的孩子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这种同伴借鉴的方式,使学习上有优势的孩子把已经掌握的问题重新的进行提升和总结,用精炼的别人能听懂的语言讲述出来,这种方式锻炼了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小组讨论的形式,有效地在小范围内调动孩子积极参与,是讨论的问题不会偏离主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引导学生从错误地说到准确的说,从简单的说到精炼的说,从普通的说道创意的说。这期间教师给与方法的引领。另外强调老师对学生得情感投入。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赞同“自分教学”理论,它与幼儿园现有的教学模式是有相同之处的,如:教师根据孩子的现有水平和现实兴趣需要,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请幼儿在实践操作中获得经验,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等,因此学前教育中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理念与“自然教学”理论的理念一致。我认为如果“自分教学”的理论在全国推广,就能真正解决幼小衔接方面学习方式的问题,因为幼儿园以小组教学与幼儿区角学习为主,“自分教学”上课模式也打破秧田式桌椅摆放,因此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习惯和方式没有太多的改变,一定能顺利过渡。

我们要实现“自分教学”理论,我认为还需要漫长的时间,被已经习惯于灌输式授课方式的老师们所接受。同时还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如:这种教学理论能充分的体现孩子学习的主体地位,那教师在教学期间主导作用怎样体现?体现到哪种程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很高,要有现场调控能力,现场对教学内容的判断力、决策力外还要具备哪些能力?对于教师进行哪些相关的培训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对于没有学习兴趣的教师要采取哪些教学策略?采取哪些方式做到是“自然分化教学”而不是“自然分流教学”“自然放弃教学”,让我们的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均衡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