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本课程促进中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2022-06-06 15:41:11)
标签:

教育

2021-2022学年度县级教育科研小课题结题报告

主持人

李敏

所在单位

蓝田县第三(恒大)幼儿园

参与成员

张晶、鄢为

课题名称

《班本课程促进中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结题

报告

摘要

 

 

 

教学实践;班本课程;幼儿探究能力;学习品质

 

 

 

结题报告

 

各位专家、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代表《班本课程促进中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对课题情况做简要报告,报告主要从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成果分析、存在问题和改善措施七方面进行。

一、研究背景:

1.探索能力和探究精神是当今社会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时代进步,国家发展,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广博、体力充沛的人,更需要的是面对困难和未知世界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和创新的人。我园以各种主题课程为主发展幼儿探究能力,主题课程发展至今较为成熟,这些主题课程也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本课程,在园本课程开发的同时,我园鼓励和支持开发班本课程。对于课程来说,我们有较多的理论知识,前期搜集了很多有关课程的资料,经过实践研究发现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不是脱离实践之外的一种“书写”活动,幼儿园课程的每一个进展都是教师在具体班级的实践中,在来自不同班级的教师的讨论中实现的,我们有必要建设以班级为基点的课程。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喜欢探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有开发班本课程的欲望,但经验又不足,我们想弥补当前这种薄弱点,想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促进园本及班本课程开发的流畅性,建构幼儿园特色园本课程,我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2.幼儿教育只有让教育回归孩子生动活泼的日常生活,从班本课程的设置做起,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班级才会成为最吸引人的地方,才会绽放出教育活力。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一部分,同属于园本课程,却又完全不同于园本课程,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真正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必定要立足班级,关注幼儿园班级活动,捕捉幼儿的兴趣,丰富课程内容,根据幼儿的经验调整课程的内容,相信幼儿的能力,支持课程的生成。形成有效的班本课程体系。为了促进本班幼儿探究能力发展,我们班把《班本课程促进中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作为本次的研究课题。

3.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由此可见,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正是好奇、好问、好学的阶段,对新事物很感兴趣,作为教师,我们要激发、支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主动的探索,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开展班本课程,在劳动和实践中,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给幼儿更多支持去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改革学习方式。解决“怎么学”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了幼儿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幼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改革教学方式。解决“怎么教”的问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了解幼儿想要学的知识,使教学成为活的动态的过程,老师作为支持者、引导者去挖掘此类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老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收集、研读国内外有关此课题的文献材料和经验介绍,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分析、了解中班幼儿科学探究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等。

2.课例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实施科学活动,聚焦课堂、区域等活动场,观察、记录个别幼儿的探究行为,量化呈现或者描述性语言呈现幼儿探究水平、科学素养改变的数据,了解其能力发展现状,并从中分析规律,提炼有效的实施策略。

3.观察、记录研究法:关注课堂与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探究行为,以文字、表格等方式记录幼儿在班本课程中的探究活动。

四、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9-2021年10月)

课题组成员通过梳理汇总平时在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困惑,本着“问题即课题”的原则,结合我园教学实际,经过反复讨论、分析、论证,决定把《班本课程促进中班幼儿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作为我们本年度的研究课题,并通过县教研室申报立项,于当年9月顺利通过立项。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2111-2022年4月)

1.开题、理论学习、问卷调查: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资料,并摘写有关课题活动研究的感想及心得。

2.根据时间变化、主题活动的推进制定等课程方案,通过观察、记录、反思等方式,开展课程方案的游戏化、生活化、适宜性改造。

3.创建班本课程环境,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2年5月)

1.分析总结课题实施情况,攥写课题总结,反复修改完善,直至定稿。

2.检测研究和学习成果、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汇总,反思课题研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不断实践改进。

、研究成果

1.幼儿方面来说,在班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爱表现、爱探索的阶段,我们关注到了幼儿在活动中存在在的问题并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因此在整个课程活动中幼儿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教师来说,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加的勇于改变、乐于改变、善于改变,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通过教学实践、反思修改共同设计了10个完整优质的班本课程,这些课程在班级教学中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六、存在问题:在研究中由于受教学条件、教师素质、家长育儿观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体现在:家长的缺席、对家长的指导还是不到位等。家长以为只要完成了老师所说的要求就好了。缺少亲子互动,缺少和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的共同营造,让活动成为了孩子的独角戏。

七、改善措施:明确目标,正确认识班本课程的意义价值,为幼儿提供宽广的探究空间。课例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实施科学活动,聚焦课堂、区域等活动场,观察、记录个别幼儿的探究行为,量化呈现或者描述性语言呈现幼儿探究水平、科学素养改变的数据,了解其能力发展现状,并从中分析规律,提炼有效的实施策略。

以上是本课题组结题报告的全部内容,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成尚荣.班本课程的存在价值、准确定位与合理开发[J].中小学管理2014(11).

[2]284.价值工程国内外关于“班本’’研究的文献述评LiteratureReview on”Class- based"TransitionfromSchool--basedtoStudent-based”李 兆文LIZhao- -wen;邵然SHAoRan(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介校,南京210000;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210000)(NaniingLangyaRoadPrimarySchoolMingfaBinjiangBrarNanjing210000China;InstituteofEducationNanjingUniversity, Nanjing210000, China) 摘要: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