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班幼儿基本礼仪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0-05-14 16:15:03)
标签:
教育 |
《基于小班幼儿基本礼仪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长对孩子的重视度在不断提高,孩子在自己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却忽略了对孩子基本礼仪的培养,这导致了孩子们在适应集体生活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从小进行礼貌教育,通过游戏、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小班幼儿从一入园时就进入了一个陌生的集体,他们接触到了更多的成人和同伴,他们的交往范围扩大、交往活动增多,一些从未碰到过的矛盾和困难接踵而来。同时,3~4岁幼儿正处于对探索世界充满好奇的敏感期,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小班幼儿进行文明礼貌习惯培养非常必要。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基本礼仪是指人与人交往中,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并从语言和动作表现出来。其核心是有爱心会关心和尊敬他人。注重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无论对国家、家庭还是孩子自身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本礼仪包括:说文明语言,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举止行为习惯,如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不随意插嘴,有序排队,耐心等待,不推打拥挤,争抢东西,乱扔东西,不抠鼻子,咬指甲等;文明交往能力,如尊重关心他人等等。文明礼貌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常规训练。
三、研究目标
1.指导幼儿在心理和行动上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和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使幼儿终生受益。
2.探索对幼儿进行良好礼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3.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幼儿园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幼儿良好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四、研究内容
1.基本礼仪的养成对小班幼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通过观察小班幼儿一日生活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实际表现,查明幼儿在基本礼仪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根源和解决问题。
3.促进小班幼儿养成基本礼仪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4.教学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家园合作活动中小班幼儿基本礼仪的培养。
五、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行为直接观察、记录、分析我班幼儿现有的文明礼貌行为现状,明确不良行为的表现及原因,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相关措施,对其实施教育,予以正确引导。
2.案例研究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个别幼儿做好案例撰写和分析记录。
3.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教育理论文献,广泛收集与课题相关的素材,掌握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并进行整理和分析,联系实际,不断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最新经验和理论依据,保证课题向纵深发展。
4.调查问卷法:向家长了解幼儿原有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
5.实验法:对开展研究前幼儿(选取小班年龄段幼儿 45 名)发展状况作比较,来检验实施的教育策略、方法是否有效。
六、研究对象
小三班、小四班共45名幼儿
七、研究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9 年 9月——10 月
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图书馆、网上查询收集文献以及对幼儿在日常活动中文明礼貌行为的原始记录资料的收集。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9年 11月——2020年5月
1.调查现状,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本班和小四班45位家长进行基本礼仪方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文明礼貌行为以及家长的培养方式,并进行个案调查,观察记录,跟踪指导。
2.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并根据研究计划与现状实施本课题。开展与文明礼貌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游戏《学做小客人》,《学说好听话》,教育活动《对不起,没关系》《好娃娃》以及一些歌曲、故事等,在环境创设方面进行相关布置,进行“文明宝宝”评比,并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基本礼仪的培养。
3.同时,撰写相关读书笔记、研究论文,进行课例展示活动。
(1)2019年10月—11月,阅读《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完成读书笔记一篇;
(2)2019年12月—2020年1月,阅读《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完成读书笔记一篇。
(3)2020年2月—4月,阅读《早期教育》《学前教育》期刊,完成个案分析一篇。
(三)成果总结阶段:2020年6月
八、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个案追踪记录。
3.课题研究论文与随笔。
4.活动实录、多媒体课件等影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