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2017-03-05 21:08:25)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围绕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单元中设置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阅读课文,分别是《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无论是语言精炼的古诗,还是生动传神的江南风景,又或是奇特的天山风光,都有着极大的语言张力。这一组课文我们在教学时不宜多讲解多分析,而是需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美文,品味语句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从中学习遣词造句,文章结构等语言表达上的技巧。《古诗词三首》中,《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教学时我们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诵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体验作者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七月的天山》中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他们的发言做评价,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一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索。另外本单元课文在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方面也是经典,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篇文章都抓住一两个景点,写详细,写具体的方法。如写《桂林山水》的“山”和“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中过孔隙的那一刻,在《七月的天山》深处看花那一段,无一不是作者把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用最生动的语言叙述下来。我们教学时要抓住这些点进行学习,学习他们的语言特色,学习他们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学习看注释,想象画面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
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三、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基于语言。
2 、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于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紧抓景物的特点,进行习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