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羲之 三月帖(传)

(2014-04-06 09:15:27)
标签:

马骏书法

王羲之

三月帖(传)

文化

分类: 个人发表(书法为主暂未分类)

 

http://s12/mw690/003PtUKVzy6HF2JiHyPdb&690三月帖(传)" TITLE="王羲之 三月帖(传)" />

http://s3/mw690/003PtUKVzy6HF2JlaW6e2&690三月帖(传)" TITLE="王羲之 三月帖(传)" />

http://s8/mw690/003PtUKVzy6HF2Jo0hVe7&690三月帖(传)" TITLE="王羲之 三月帖(传)" />

 

三月十三日帖     三月十三日羲之顿首:近返至,念足下哀悼之至,

不可胜。更寒外回,足下如何?吾劣劣,遣问知。王羲之顿首。

 

再临本, 纸本。5行,42字。草书。《右军书记》有著录:

‘三月十三日羲之顿首:近反亦至,念足下哀悼之至,不可胜。更寒外,足下何如?

吾劣劣,力遣知问。王羲之顿首。’著文与此帖文字稍异。

 

 

王羲之 三月帖(传)
 
书法:25×18 cm. 9 7/8×7 in. 约0.4平尺 题跋:27×175 cm. 10 5/8×68 7/8 in. 约4.3平尺
题签:(一)御题三月帖真迹。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国朝名人跋,瓶庐居士珍藏。丙寅九月登高日重装,吴中吴湘吴贡桓书藏。钤印:吴湘
(二)王右军三日帖真迹。乾隆丙申,瓶中人装。
引首:霜拓风盘。钤印:康熙宸翰、敕几清晏
题识:三月十三日,羲之顿首。近反(亦)至,念足下哀悼之至,不可胜。更寒外回,足下如何?吾劣劣,遣问知。王羲之顿首。
题跋:(一)王右军为千古书家鼻祖,唐时虞、褚、颜、欧,悉以右军为宗,宋之苏、米,元之赵吴兴,书学渊源皆由此出。右军书诸体尽善,而草书尤有龙翔凤舞之势。三月贴为历代所盛推,遒劲秀逸,与十七帖同一笔法,而神韵过之。此帖向为余家旧藏,先大人珍秘爱玩,不啻球图。余少时犹及见之。迨鼎革之初,避兵山泽间,适逢抢攘,竟尔失去,遍访莫如其踪,怅恨不已。王峰顾子幼铁於粤中得之,见先人图记累累,知非赝物,质诸赏鉴家,皆云真迹无疑,洵为希世异宝。归以示余,不胜惊讶,深喜神迹之得所归,而余於数十年之後,重见故物,亦非常之幸也。可见物之得失存亡,莫不有数,岂偶然哉。娄东随庵王撰谨识。钤印:太原异撰、文肃曾孙、随庵
(二)谗鼎以赝,时近犹然。况千载而下,如今世传右军书乎。然好古家自有真赏,不受欺也。此本乃藏之太常家,殊可宝。往先宗伯家藏右军黄庭内景经墨迹,绝爱之,後入内府。沈文恪公曾奉旨作跋生叹,以为非复人间所有。余未及见,展此卷,不禁神往也。长洲韩菼题。钤印:韩菼之印、慕庐、东南云峰
(三)先君子於法书名画,赏鉴特精,家藏晋人真迹《三月帖》及《曹娥碑》,并为世宝。《曹碑》少时犹及见之,绢素未甚残缺,而墨痕隐见,几不可辨,要其光气奕然,真神品也。右军《三月帖》则从兵火中失去,未知竟落何所,每以未得寓目为恨。壬午夏,顾君幼铁携示都门,云从粤东购得之。先君子印识宛然,其精神焕发,绢素完善,视《曹碑》有加。惜延津之剑,不能复合耳。幼铁留心缣素,雅善收藏,是帖真得所归。而余软红尘土中,复得见先人旧物,以赏宿愿,何幸如之。展卷婆娑,更不胜手泽之感矣。娄水王掞谨题。钤印:王掞之印、颛庵
(四)康熙壬午秋,余游会城,解後幼铁先生,定交历山之麓,与数晨夕谈艺文书画,常至夜分。一日出王右军《三月帖》见示,高古劲逸,纯雅可爱,纵纸敝墨渝而犹揾入肤理,其为真迹无疑。昔闻王敬美得大令《送梨帖》,为希世之珍,每一慨念,不胜色飞。摩挲此卷,足慰平生,可不向空虚着想矣。牟山张贞谨题。钤印:丁丑张贞、杞园书画、河东
(五)右军《三月帖》为希世之珍,曾归先祖奉常公收藏,惜余生也晚,未获一见,并未悉失去之故。玉峰顾幼铁先生从粤东得之,持以见示,展卷谛视,图识宛然,自是吾家故物也。随庵、西田两叔亦叹赏不置,皆足题识,并书以附於後。娄东王原祁谨识。钤印:王原祁印、麓台、期仙庐
(六)右军三月遗真迹,云是王家旧藏帖。上有历代名人跋,失而复得跋尽轶。国初藏家顾幼铁,装成传观各惊绝,携至都门重题识。曾经御览书署额,补装卷首成完璧。久为艺林希世物。晋代迄今几历劫,风霜仍发新颖笔,乃知人生真顷刻,不朽千古惟翰墨,沧桑循环不可说,一任骚人争得失,失者失而得者得,得失从来难意必,忆昔曾造瓶庐室,联床夜话欢相洽,宋元卷轴晋唐册,疑义几经相与柝,公评斯帖指首屈。斯帖见之非一日,心期乐与素晨夕,一朝不见三秋隔,奈何卅年重离别。徒令少年学不殖,今日相对头如雪。昔时所见帖则一,见帖之人已非昔。展卷三复长叹息,吟成起视秋月白。乙丑秋九月,舟次虎阜,遇瓶庐先生出此,索跋,十兰老友为题古风一首,以病腕代楷,吴中吴湘吴识於酙酌桥畔借印。钤印:钱坫私印
(七)瓶庐与余别来三十年,见之恍如鬲世,出此属题,感而赋此,时嘉庆十年九月。十兰钱坫。钤印:梁山祭尊
鉴藏印:殿宝、弘文馆藏、米、寿、松雪斋、九思、啸庐眼福、傲俫山房
wang xizhi calligraphy
hand scroll; ink on paper
说明:此作经康熙帝题引首,王撰、韩菼、王掞、张贞、王原祁、吴湘、钱坫等人题跋。
王撰(1623-1709)明末清初诗人、书画家。字异公,一字大年,号随庵、随訚、随老、揖山居士、随叟,苏州府太仓(今属江苏)人。王时敏第三子。工隶书、山水,笔墨超逸,峰峦树石,无不肖似时敏。
韩菼(1637-1704),字元少,别号慕庐,长洲(今苏州)人。性嗜酒,顺天乡试时,尚书徐干学取之遗卷中。康熙十一年(1672)入国子监做监生。康熙十二年(1673年)状元。
王掞(1644-1728)字藻儒,一作藻如,号颛庵、西田主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王时敏八子。康熙九年(1670)进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有《西田集》。
张贞,字起元,号杞园,山东安邱(安丘)人。康熙11年(1672)拔贡,官翰林院待诏。18年(1679)荐举博学鸿诃,不赴。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着杞园半部、潜州,娱老等集。
钱坫(1744-1806),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人。清代书家。字献之,号小兰、十兰。自署泉坫。钱大听之侄。干隆三十九年(1774)举人,累官知干州、兼署武功县。生平改经史。精训诂,明舆地,尤工小篆。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後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後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後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羲之《三月帖》光降北京保利秋拍
2011-11-03 14:50 评论0条

 

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艺术史上,似乎还没有人能享有东晋书家王羲之一般的待遇:人们视王书的唐宋摹临本为王书真本。这与其说是因为唐宋摹临本的水准极高以致可以乱真、可以当真,毋宁说是人们对“书圣”王羲之及其书法艺术至高无上的推崇;而现实情况是,即便那些可等同于真本的唐宋王书摹临本,传世也不啻凤毛麟角,且绝大多数被奉为无上至宝庋藏于国际上各大公私收藏机构。而清初艺坛领袖、“四王”之首的王时敏家藏的王羲之《三月帖》大概是传世而流于民间最重要的王书之一。

 

王羲之(传)三月帖    水墨纸本 手卷
书法:25cm ×18cm 题跋:27cm ×175cm
估价:RMB 6,000,000-8,000,000

展览:“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三)”,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4月。
著录:1.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文学丛书,P124,1986年出版。
2.宋徽宗《宣和书谱》卷第十五,王义之行书。
3.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P15
4.清李调元《诸家藏书溥》卷二。
5.朱家谱《五代著录法书目》王义之条P33、42、46、56
出版:1.民国赵尔萃《傲倈山房五朝墨迹》第一册
2.李翰恭《中国历代书法八大家》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卷,P16。
3《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选集(三)》第2页,保利艺术博物馆,2011年4月。
说明:此作经王撰、韩菼、王揆、张贞、王原祁、吴湘、钱坫等人题跋,康熙帝题引首。

王时敏旧藏的王书《三月帖》,作五列,内容为“三月十三日,羲之顿首。近返□,至念足下,哀悼之至,不可胜。更寒外迴,足下如何?吾劣劣,遣问知。王羲之顿首。”此《三月帖》目前可知最早见于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所记或为此帖原本?),随后散见于官私著录,如《宣和书谱》、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李调元《诸家藏书谱》、赵尔萃《傲徕山房五朝墨迹》及朱家溍《历代著录法书目》等。

尽管帖纸多有剥落,但可辨认的藏印仍极为可观,自“弘文馆藏”而下,有“□□殿宝”、“朱熹”、“松雪斋”、“九思”、“张羽”等印,可见其流传之序;其后跋则囊括王时敏一脉并当时各有名之收藏家墨宝,其前更有康熙御笔“霜拓风盘”四字引首,但未被《石渠宝笈》收录,当是未入内府;而据王时敏子王撰、王掞及孙王原祁跋,《三月帖》与王家的渊源,极富传奇色彩。

 

 

【马骏书法编辑整理,转载复制使用请注明来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