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义的演变举例
(2023-06-07 08:51:17)
社会在发展,语言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有些词语古义和今义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词义由褒义变为贬义,有的词义由贬义变为褒义。不了解词义的变化,就可能对文意产生误解。试举几例:
臭:臭的原始意思就是“气味”,气味当然包括香臭等各种气味,1、香味。《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疏:“臭,气香馥如兰也”。2、秽恶的气味。《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注:“薰,香草;莸,臭草。言善易消,恶难除。”疏:“既以善气为香,故专以恶气为臭耳。”现代汉语中臭字只有秽恶的气味了。
党:繁体字是黨,是个形声字,从黑,尚声。党字古时是个贬义词,所有带党字的成语都是贬义,如,狐朋狗党,结党营私,党同伐异,……而现代汉语,党已成为褒义词,如跟党走听党话,党啊亲爱的妈妈……
衣冠禽兽:大明大清的官服,也就是工作服都是有品级的。其文官胸前的图案都是禽类,比如仙鹤啊鸬鹚啊鹌鹑啊等等。武官胸前的图案都是兽类,比如麒麟啊老虎啊狮子啊熊啊等等,这就是衣冠禽兽的来历,一开始没恶意,不是贬义词,而且还是一个赞美的词,褒义词。但是,到了明代中晚期,吏治腐败,民不聊生,文官爱财武将怕死,老百姓见了这些身上穿着禽类或者是兽类的人如同见到瘟疫,纷纷避之不及,所以,本来是一个好词儿
“衣冠禽兽”,竟然变成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骂人的贬义词了。
前一篇:人格分裂最严重的人——杨度
后一篇:灭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