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 唐尧颂歌

(2013-12-19 10:33:11)
标签:

文化

旅游

                               唐尧颂歌(选辑)

 

唐尧为中国文化信史的开端,为文明的肇始,也是中国文化的启蒙,因此有的专家研究唐尧为中国文化之源头,在诗歌领域,其源头性也得以证明。现把先秦、唐宋、明清时期部分官宦学者及现代诗人临顺平祭拜唐尧的诗词选辑如下:

 

先秦

一、击壤歌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凿开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与我何有哉。

 

二、伊耆氏蜡辞

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毋作,

草木归其泽。

 

                                           唐宋以后

                                一、谒尧城尧帝庙诗(唐  李白)

庙中往往来击鼓,

尧本无心尔何苦。

门前长跪双石人,

有女如花日歌舞。

 

二、唐尧(唐  周昙)

袄氛不起瑞烟轻,端拱垂衣日月明。

传事四方无外役,茅次深处土阶平。

 

三、谒尧帝庙(宋  范仲淹)

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

禹终平洚水,舜亦致薰风。

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

乡人不知此,簫鼓谢年丰。

 

四、帝尧赞(元  大德  翰林侍读大学士汪住删)

伊祁苍苍     唐水洋洋     神母之邦     降生陶唐     曰帝之德

帝德是昌     纂于有皇     唐哉皇哉     帝道光哉     乃圣乃神

莫不见闻     相于有虞     股弘良哉     膜明弼谐     庶事康哉

於戏前王     其能忘哉     载茸茅茨     再筑土阶     尊酒簋贰

  曰蒸尝哉     享于有成     曰馨香哉     曰雨曰阳     帝德惟常哉

民俗有殃     神岂无方哉

五、尧帝庙诗(明  成化进士右副都御史张勋)

唐帝遗墟庙貌存,古唐夜夜月华新。

蟾光自昔盈虚废,茗荚从何开落频。

明德清辉今尚在,庆云余彩未曾泯。

此中不比西江上,谁敢携花醉晚春。

六、谒尧母庙(明  天启四年  县令原秉谦)

惟天生母,惟母生尧。都山自拱,寇水来朝。

荒祠寂寂,遗象萧萧。仑奂庸饰,金碧庸雕。

俨兹圣母,重兹有陶。湮祀勿替,灵爽于昭。

七、尧城(明   严宗嘉)

唐时帝子拥专城 , 夜夜庆都看月明。

圆形长为就日想 , 清光倍动祝华清。

桥旁鹤语披银氅 , 树上鸟飞绕玉京。

闻道神炉赢宝气 , 即今晦矣尚留香。

  八、谒尧母庙(清  直隶布政  朱一蜚)

坤德启中天,丹陵尚俨然。西瞻滑海路,南俯谷林田。

碑篆募三代,明堂护九泉。圣朝崇报本,俎豆万斯年。

    九、尧帝庙诗(清  张昌嗣)

圣庙尊严祁水边,游人瞻拜想当年。

至今瑞彩犹欺月,在昔祥光定触天。

翠柏依稀茗荚象,晚霞仿佛庆云悬。

六三沾被无穷己,可卜馨香历数绵。

 十、尧帝庙诗(清  田锡祜)

祁山岳岳水洋洋,庙貌依然冠百王。

云护神卫候壮郡,龙飞凤翕帝平阳。

德明倨不赝天眷,年老还应思故乡。

侧近居民虽落落,犹敦雍穆似陶唐。

山川佳处庆云翔,野老相传是帝乡。

一息一休风尚古,无虞无诈俗犹庞。

伊祁洞口苔痕细,唐帝祠前树色凉。

谩道芳徽难再觏,中天日月又重光。

十一、尧城( 清  县人田锡祜 )

山川佳处庆云翔 , 野老相传是帝乡。

一息一休风尚古 , 无虞无诈俗犹庞。

伊祁洞口苔痕细 , 唐帝祠前树色凉。

                                谩道芳徽难再觏 , 中天日月又重光。

 十二、尧帝庙诗(清  高阳知县严宗嘉)

唐时帝子拥专城,夜夜庆都看月明。

圆形长为就日想,清光倍动祝华情。

桥旁鹤语披银氅,树上鸟飞绕玉京。

闻到神炉赢宝气,即今晦矣尚留声。

十三、尧帝庙诗(清  张惠迪)

千年俎豆冠陶唐,峻德开天辟混茫。

叠翠祁峰连栋色,环清曲水带楹光。

伟勋尚在歌如日,野老竟传羡击壤。

庙貌沂瞻余俯仰,穹碑古木暮烟苍。

十四、谒尧母陵(前人傅云举)

谁挥鬼斧劈天门?

剥落桢珉五岭尊。

自是文章雄峦代,

寒山一片至今存。

 

十五、谒尧母陵(清  康熙定州巡抚郝浴)

万古尧天戴,重恩实此开。

丹陵余白昼,紫气绕燕台。

八彩常留照,三多共几回。

可怜城下水,曾洗圣人来。

十六、谒尧母陵(钱塘  梁肯堂)

春来宰树郁苍苍,古琢崔嵬尚若堂。

一自青山说曲逆,争将黄屋说城阳。

兰仪故国留原庙,玉押当年秘便房。

俯葬桥山思圣母,于今孝治继陶唐。

十七、谒尧母庙(清  乾隆丁丑年  郡守  华亭王祖庚)

祠祀崇尧母,千秋俎豆尊。

苍烟封闭阙,碧树隐重门。

雨绣台边石,香生涧底繁。

地名嫌近读,一字溯渊源。

十八、谒尧母祠(清  乾隆  直隶总督  桐城方观承)

尧寓至今存,巍巍母德尊。

祥钟冀星野,名拟汉宫门。

邑宰添陵树,居人采涧繁。

井亭千宰下,饮水合思源。

 

当 代

 

 十九、伊祁山偶题(丁亥秋谒伊祁山偶题)(蒲阳人   葛英会)

丹陵苍翠沐紫光,四千年前是帝乡。

接续薪火思尧母,和谐守望颂陶唐。 

二十、尧帝颂  (赵逢明)

        陶唐上古集蒲阳,尧帝功高泽四方。

        历法初成明日月,令时官管导农桑。

        选才试舜三年满,禅位招贤五岳光。

        舜日尧天歌永世,后昆万载慕先皇。 

二十一、唐尧之歌(北京大学教授   陆熹玉)

近读史记唐尧篇,有感于我国远古先祖唐尧虞舜,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选贤任能,为民造福。谦恭禅让,业绩辉煌,特作唐尧之歌颂之。

悠悠古国,尧舜禹汤,哀哀诸帝,唯尧是彰。帝喾之子,皇帝玄孙,其姓伊祁,名曰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无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衿,黄冠缁衣,犹如平民。能明训德,敦睦九族,九族既睦,百姓臣服。美名远播,合和万国,开边拓土,疆域日阔。东至旸谷,北连幽都,南接南交,西界昧谷。设置百官,各司其务。羲仲在东,迎接日出,安排春耕,播种百谷,羲叔在南,料理之熟,夏收夏种,倍加忙碌。和仲在西,恭送日没,秋获归仓,木凋草枯。和叔在北,管理冬蓄,昭示百姓,添加衣物。环顾四野,洪水滔天,浩浩荡荡,保卫群山。土地淹没,百姓熬煎,谁来治水,解民倒悬。众推共工,帝曰不然,巧言令色,难挑重担。四岳举鲧,尧不称赞,违背教令,重任何堪。如帝所料,鲧负众荐,九年治水,无功而返。帝尧在位,已七十年,朝思暮虑,选人接班。嗣子丹朱,生性刁顽,皇皇大业,何能承担。揖让禅位,选能任贤。众推虞舜,帝尧称善,乡人虞舜,秉性孝廉。感化文兄,改恶从善,和睦齐家,美名远传。帝欲禅位,先行考验。会行五典,五典能从。宾于四门,四厅安宁,远方宾客,尽皆尊颜。使入山林,暴雨旋风,舜行不速,尧以为圣,考绩三年,诸事成功。尧禅帝位,舜勇担承。代理天子,业业竞竞。观测天象,璇玑玉衡。祭祀山川,祈祷种灵。祛除灾祸,天下升平。四方诸侯,尽皆归从。风调雨顺,国泰民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